共 27 条
不同类型钙化合物对污染土壤水稻吸收累积Cd Pb的影响及机理
被引:19
作者:
刘昭兵
[1
,2
]
纪雄辉
[1
,2
]
彭华
[1
,2
]
石丽红
[1
,2
]
李洪顺
[3
]
机构:
[1]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2] 湖南省农业环境研究中心
[3] 中南大学研究生院隆平分院
来源:
关键词:
钙化合物;
重金属污染;
水稻糙米;
Cd;
Pb;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潮泥田和红黄泥为供试土壤,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不同类型钙化合物(CaO、CaCO3、CaSO4)对水稻吸收累积Cd、Pb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潮泥田施用CaO和CaCO3后,土壤pH值明显升高。当CaO施用量达到0.36gCa·kg-1时土壤有效态Cd含量显著降低,水稻糙米Cd含量也随之显著下降,降幅达26.3%;施用CaCO(30.24gCa·kg-1)和CaSO(40.24gCa·kg-1)后水稻糙米Cd含量降幅分别为23.7%(P<0.05)和18.4%(P<0.05)。红黄泥施用CaO、CaCO3和CaSO4后,土壤pH值变化趋势与潮泥田相同。当CaO施用量达到0.24gCa·kg-1时土壤有效态Cd含量显著降低,但水稻糙米Cd含量反而上升,当CaO施用量达到0.36gCa·kg-1时,与对照相比水稻糙米Cd含量增加34.5%(P<0.05);当CaO施用量增至0.48gCa·kg-1时土壤有效态Pb含量明显增加,水稻糙米Pb含量也随之显著增加,增幅达41.7%。在等钙(0.24gCa·kg-1)条件下,潮泥田及红黄泥施用CaO、CaCO3和CaSO4后因pH变幅较小导致水稻糙米Cd、Pb含量无明显差异。综合分析认为,利用钙化合物控制污染土壤上水稻对Cd、Pb的吸收累积时,需要根据土壤Cd、Pb含量和pH综合考虑合理的钙化合物类型和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4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