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利的技术知识流特征研究

被引:9
作者
周磊 [1 ]
杨威 [2 ]
机构
[1] 武汉纺织大学会计学院
[2]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关键词
技术知识流; 专利; 技术角色; 4G;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06 [专利研究];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目的/意义]深入理解技术知识流特征将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和重塑产业竞争格局意义重大。然而,传统的研究方法不能表示技术知识流的方向、难以分析由方向性带来的非对称矩阵。[方法/过程]通过区分专利主、副分类号的差异,将共类矩阵转化为表征知识创造和技术应用指向性的技术知识流(TKF)矩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4项测度技术知识流特征的指标及应用途径:技术扩散(TD)、技术吸收(TA)、技术绝对影响(TAI)和技术相对影响(TRI)。[结果/结论]最后,基于德温特创新索引(DII)采集的4G专利,描述了4G产业技术知识流特征,并识别出知识生产者、技术应用者、活跃者和贡献者角4类角色。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基于专利IPC的技术知识流网络挖掘 [J].
周磊 ;
杨威 .
现代情报 , 2016, (01) :45-50
[2]   技术部类内部会聚指数的测度方法与指标 [J].
栾春娟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 (19) :126-129
[3]   技术关联性网络挖掘的研究框架:以4G技术为例 [J].
周磊 ;
杨威 ;
张玉峰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5, 38 (04) :114-118
[4]   基于专利的技术融合创新轨道识别模型研究——以云计算技术为例 [J].
翟东升 ;
蔡力伟 ;
张杰 ;
张欣琦 .
情报学报, 2015, (04) :352-360
[5]   共现矩阵聚类分析的问题与再思考 [J].
周磊 ;
杨威 ;
张玉峰 .
情报杂志 , 2014, (06) :32-36+27
[6]   重大发明创造的技术多元化特征更明显吗? [J].
栾春娟 ;
侯海燕 ;
王贤文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 35 (04) :66-73
[7]   基于专利的技术竞争态势分析框架——以智能材料技术为例 [J].
黄鲁成 ;
武丹 ;
张静 ;
陈明 ;
吴菲菲 .
情报学报, 2014, 33 (03) :284-295
[8]   不同领域技术涵盖性的测度及启示 [J].
王涌涛 ;
栾春娟 .
情报杂志, 2013, 32 (11) :1-5+10
[9]   发散与收敛:技术关联度的演变趋势分析——以全球太阳能技术的专利计量为例 [J].
栾春娟 ;
刘则渊 ;
王贤文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3, 25 (04) :87-95
[10]   全球竞争对手的技术网络绘制与共性技术识别——以波音与空客为例 [J].
栾春娟 ;
侯剑华 ;
王贤文 ;
侯海燕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 31 (02) :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