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排斥理论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改革

被引:19
作者
姚建龙 [1 ,2 ]
机构
[1] 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
[2] 上海市未成年人法研究会
关键词
少年司法; 犯罪记录封存; 前科; 社会排斥;
D O I
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15.02.011
中图分类号
C913.5 [青少年问题];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030106 ;
摘要
在实践先行探索的基础上,2012年我国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正式建立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犯罪记录封存对于失足未成年人重新回归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能实现教育、感化、挽救的刑事政策目的。但是,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设计的立法考虑与实践情况来看,存在着为"封存"而"封存"的特点。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重心应当是消除社会排斥,而不是单纯的保密或隐瞒犯罪记录。同时,犯罪记录有其积极意义,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建立还需要考虑未成年人保护与社会保护的平衡。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西方社会排斥理论研究述略 [J].
黄佳豪 .
理论与现代化, 2008, (06) :97-103
[2]   美国新“改造无效论”对我们的启示——评《重思罪犯改造》一书 [J].
刘强 ;
王贵芳 .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8, (05) :62-66
[3]   “社会排斥”解释框架与城市居民收入的差异性分析 [J].
牟永福 .
河北学刊, 2008, (05) :142-145
[4]   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综述 [J].
王立业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3) :79-83
[5]   社会排斥理论综述 [J].
代利凤 .
当代经理人, 2006, (07) :229-231
[6]   “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综述 [J].
景晓芬 .
甘肃理论学刊, 2004, (02) :20-24
[7]   前科消灭制度研究 [J].
房清侠 .
法学研究, 2001, (04) :80-93
[8]  
少年刑法与刑法变革[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姚建龙著, 2005
[9]  
刑罚的历史[M]. 希望出版社 , (英)凯伦·法林顿(KarenFarrington)著, 2003
[10]  
德国刑法教科书[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Hans-HeinrichJescheck),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