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证病机探讨

被引:8
作者
年莉
车庆云
机构
[1] 天津中医学院方剂教研室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寒热互结; 寒热并用; 湿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9.5 [验方与单方];
学科分类号
100504 ;
摘要
半夏泻心汤证之病机历代医家众说纷纭 ,其中以清代医家柯韵伯“寒热之气互结”之说影响最广。本文认为“寒热之气互结”在理论上让人难以理解 ,结合古今医家论述及我们的教学与临床经验 ,半夏泻心汤证之病机当是湿热内蕴肠胃略兼中气不足。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7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 [J].
叶纪平 .
江苏中医杂志, 1982, (04) :39-40
[2]  
温病条辨.[M].(清)吴瑭著;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整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  
医方集解.[M].(清)汪昂撰;张莉莎点校;.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4]  
医宗金鉴.[M].(清)吴谦 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5]  
伤寒论通俗讲话.[M].刘渡舟 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6]  
王旭高医书六种.[M].(清)王泰林 著;陆晋笙 订正.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5,
[7]  
病机临证分析.[M].任应秋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