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石窟结构的力学思想

被引:13
作者
祝介旺 [1 ]
柏松 [1 ]
刘恩聪 [2 ]
杨志法 [3 ]
张路青 [3 ]
李丽慧 [3 ]
机构
[1]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 浙江龙游县风景旅游管理局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龙游石窟; 石窟结构; 结构力学思想; 石窟稳定;
D O I
10.16285/j.rsm.2008.09.009
中图分类号
P642.3 [];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龙游大型地下石窟群埋藏浅、跨度大,且位于软岩中。千年以来保持稳定的重要原因,除了岩体的完整性较好和洞体内所充满的水对洞顶的支撑作用以外,就是采用了比较特殊的结构形式。石窟在纵向分别利用了斜顶结构,在横向采用了拱状结构,加大柱纵向支撑长度的鱼尾形柱结构和扩大柱端头的柱帽结构。将这些结构形式与现代结构力学原理相比较发现,它们完全符合现代结构力学的原理,是科学的。它们体现了古人的结构力学思想,折射出了我国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通过发掘和研究石窟蕴涵的结构力学思想,可以做到古为今用,指导目前越来越多的地下工程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2427 / 24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龙游石窟砂岩的泥质胶结物研究 [J].
李黎 ;
谷本親伯 .
工程地质学报, 2005, (02) :189-194
[2]   关于龙游石窟4号洞4-2号岩柱长期抗剪强度反分析问题的讨论 [J].
杨志法 ;
李丽慧 ;
张路青 ;
高丙丽 ;
曾钱帮 ;
陆民 ;
郑舰 .
工程地质学报, 2005, (01) :62-67
[3]   关于龙游石窟斜顶“设计”中工程科学问题的探讨 [J].
李丽慧 ;
杨志法 ;
张路青 ;
祁生文 ;
陆民 ;
郑舰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02) :336-343
[4]   石窟薄层顶板破坏的早期潜在原因分析 [J].
王芝银 ;
李云鹏 ;
杨志法 ;
牟会宠 .
岩土力学, 2004, (10) :1531-1536
[5]   洛阳龙门石窟围岩风化特征研究 [J].
丁梧秀 ;
陈建平 ;
冯夏庭 ;
周辉 ;
王士民 .
岩土力学, 2004, (01) :145-148
[6]   三峡永久船闸岩石工程整体质量 [J].
王思敬 ;
李焯芬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1, (05) :589-596
[7]   从工程科学角度看浙西大地的龙游石窟 [J].
孙钧 ;
凌建明 ;
贾岗 ;
占跃平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1, (01) :131-133
[8]   龙游石窟群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及保护对策初步研究 [J].
杨志法 ;
王思敬 ;
许兵 ;
占跃平 ;
徐建宏 ;
郭建军 ;
张旗 .
工程地质学报, 2000, (03) :291-295
[9]   关于河南灵泉寺石窟地质病害及整治方法的研究 [J].
何燕 ;
李智毅 .
岩土力学, 2000, (01) :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