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正规经济规模的实证研究

被引:17
作者
王永兴
景维民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非正规经济; 现金比率模型; 交易形式;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10.11.003
中图分类号
F812.42 [税收];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文章首先利用简单现金比率模型对我国非正规经济规模进行了实证估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年份存在非常规的估计结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模型的各种假设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分析结果表明现代交易形式的急剧变化是引起奇异值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模型进行矫正,本文得到了更符合实际的非正规经济规模估测结果。我们的研究显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非正规经济规模变化呈现"双驼峰"形态,最高规模与同期官方GDP的比值曾超过30%,尽管近期其发展趋势相对变缓,但绝对数量非常庞大,应引起足够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地下经济问题研究新进展 [J].
王永兴 .
经济学动态, 2008, (10) :101-106
[2]   我国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的测算——基于一个改良的现金比率法 [J].
辛浩 ;
王韬 .
管理现代化, 2008, (04) :50-52
[3]   基于现金比率模型改进的我国地下经济规模测算 [J].
刘华 ;
张伟伟 ;
廖福刚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7, (01) :138-140
[4]   中国地下经济规模基本估计和实证分析 [J].
罗磊 .
经济科学, 2005, (03) :29-38
[5]   我国地下经济规模估计及其周期性分析 [J].
徐象取 .
统计与决策, 2004, (10) :26-27
[6]   我国非正规经济对税收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J].
刘洪 ;
平卫英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 (02) :16-22
[7]   我国非正规经济规模的定量估测——现金比率法的修正及实证分析 [J].
刘洪 ;
夏帆 .
统计研究, 2003, (10) :34-38
[8]   地下经济的现金比率估算法 [J].
周婵 .
统计与预测, 2002, (04) :45-36
[9]   地下经济估测模型及敏感度分析 [J].
夏南新 .
统计研究, 2000, (08) :38-41
[10]  
黑色经济活动分析[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黄兵等译,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