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寿光不同农业利用方式下土壤铅的累积特征

被引:13
作者
李莲芳
曾希柏
白玲玉
李树辉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农业; 土壤; 铅; 设施菜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采用田间实地调查、地统计学和ICP-MS等方法,研究了基于GIS分析的山东省寿光市农业土壤中铅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比较了农业利用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农田中铅的平均含量为(17.97±1.22)mg.kg-1,与1990年山东省土壤背景值比较,有8.59%的样本出现了累积趋势,而以国家土壤质量Ⅱ级标准(GB 15618—1995)为基础进行分析则尚未发现超标样本;研究区域内4种主要农业利用方式比较,小麦/玉米/棉花为主的传统种植模式下土壤的铅含量最高,达(19.83±5.34)mg.kg-1,其后依次为露天菜地、设施菜地和对照土壤;研究区域内土壤铅含量在空间分布上以东北部、西部和西南部较高,且有由东北和西南向中部逐渐降低的趋势。设施种植条件下,土壤铅含量有随设施年限增加而升高的趋势(P<0.05),年累积速率为0.40 mg.kg-1,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含铅量较高的有机肥大量施用有关。总体来说,目前研究区域土壤中铅含量尚处于正常范围,但从长远看仍需要注意其累积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960 / 196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不同农业利用方式对土壤重金属累积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J].
白玲玉 ;
曾希柏 ;
李莲芳 ;
彭畅 ;
李树辉 .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01) :96-104
[2]   连续四年施用规模化猪场猪粪温室土壤重金属积累研究 [J].
黄治平 ;
徐斌 ;
张克强 ;
杨秀春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11) :239-244
[3]   农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重金属区域分异与评价 [J].
黄绍文 ;
金继运 ;
和爱玲 ;
唐浩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S2) :540-548
[4]   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主要有害成分测定分析研究 [J].
张树清 ;
张夫道 ;
刘秀梅 ;
王玉军 ;
邹绍文 ;
何绪生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6) :116-123
[5]   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铅的积累 [J].
郑袁明 ;
陈同斌 ;
陈煌 ;
郑国砥 ;
罗金发 .
地理学报, 2005, (05) :791-797
[6]   公路两侧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的含量特征 [J].
李其林 ;
刘光德 ;
郭义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4, (06) :35-36+115
[7]   上海市宝山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分异特征 [J].
巫和昕 ;
胡雪峰 ;
张国莹 ;
方圣琼 ;
吴晨娟 .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400-405
[8]  
A survey of lead pollution in Chhattisgarh State, central India[J] . K.S. Patel,K. Shrivas,P. Hoffmann,N. Jakubowski.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 . 2006 (1)
[9]  
Chemical Changes in Agricultural Soils of Korea: Data Review and Suggested Countermeasures[J] . I.S. Jo,M.H. Koh.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 . 2004 (2)
[10]  
Lead Contamination of Soils in Belize City, Belize, Central America[J] . Philip Reeder,Lauren Shapiro.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Health, Part . 200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