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粒子群人工蜂群算法的灌区渠-塘-田优化调配耦合模型

被引:22
作者
陈述
邵东国
李浩鑫
徐保利
机构
[1]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水资源; 优化; 模型; 作物间优化配水; 渠-塘优化调控; 耦合模型; 粒子群-人工蜂群混合算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77 [排灌工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缓解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减少南方季节性干旱造成的损失,该文结合南方灌区渠、塘、田地复杂的水量转化关系,建立了以灌溉区域效益最大为目标的渠-塘优化调控与田间多种作物优化配水相结合的耦合模型;根据该模型的特点,提出了模型求解的粒子群-人工蜂群混合算法。将模型应用于漳河灌区,并与常规的渠-塘调控和作物配水模型和只考虑作物优化配水模型相比较。结果表明,渠-塘-田地协同调配效果显著,耦合模型计算所得特别枯水年(降雨频率为95%)下灌溉用水效益比采用其他2种模型分别提高了20.7%和6.9%。粒子群-人工蜂群混合算法能快速求解该优化调配耦合模型,有利于解决多水源、长距离输配水、库塘共同调控等复杂情况下的高效用水模型的求解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缺水灌区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J].
张展羽 ;
司涵 ;
冯宝平 ;
胡超 ;
吕梦醒 .
水利学报, 2014, 45 (04) :403-409
[2]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灌溉制度多目标优化模型 [J].
张志宇 ;
郄志红 ;
吴鑫淼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16) :102-111
[3]   基于动态规划与模拟退火算法的河-湖-梯级泵站系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J].
侍翰生 ;
程吉林 ;
方红远 ;
陆小伟 .
水利学报, 2013, (01) :91-96
[4]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J].
郑海利 ;
鞠勤国 ;
刘美侠 ;
郑文超 .
东北水利水电, 2011, 29 (05) :54-57+72
[5]   连续蚁群算法在水稻灌溉制度优化中的应用 [J].
杨娜 ;
付强 ;
李荣东 ;
刘振昌 ;
马振侠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S1) (S1) :134-138
[6]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中国南方季节性干旱近58a演变特征 [J].
黄晚华 ;
杨晓光 ;
李茂松 ;
张晓煜 ;
王明田 ;
代姝玮 ;
马洁华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7) :50-59
[7]   石羊河流域多目标水资源配置模型及其应用 [J].
粟晓玲 ;
康绍忠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11) :128-132
[8]   基于记忆梯度混合遗传算法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 [J].
陈卫宾 ;
董增川 ;
张运凤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6) :10-13
[9]   基于粒子群的大系统优化模型在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 [J].
陈晓楠 ;
段春青 ;
邱林 ;
黄强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3) :103-106
[10]   基于多目标混沌优化算法的水资源配置研究 [J].
黄显峰 ;
邵东国 ;
顾文权 ;
代涛 .
水利学报, 2008, (02) :18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