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外来入侵害虫——美国白蛾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124
作者
杨忠岐
张永安
机构
[1]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美国白蛾; 生物防治; 白蛾周氏啮小蜂; 核型多角体病毒; 人工繁殖; 持续控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3 [植物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02 ;
摘要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是重大外来入侵害虫,对我国林业和园林绿化造成重大危害,尤其是近年来美国白蛾传入北京,严重威胁着我国“绿色奥运”的顺利举办和首都园林绿化及生态环境安全。根据美国白蛾多发生在居民区、乡镇和城市的特点,作者开展对环境安全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汲取前苏联等国家从美国白蛾的原产地引进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没有成功的经验和教训,立足调查和寻找我国本土天敌。经过21年的努力,发现和筛选出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新属新种)这种寄生美国白蛾的特优天敌;研究这种小蜂的行为学、生态学、生物学、解剖学及人工大量繁殖、放蜂防治技术;筛选出人工大量繁殖小蜂的替代寄主,解决小蜂的大量繁殖的瓶颈问题;通过放蜂防治试验,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时,筛选出防治美国白蛾的高毒力HcNPV病毒毒株,研制出美国白蛾人工饲料,利用人工饲料大量饲养美国白蛾幼虫,然后接种扩增病毒,成功解决HcNPV病毒大量扩增生产和常年生产的技术难题,做到病毒的规模化生产和常年生产,保证大面积生产防治的需要和病毒质量。研究出利用天敌昆虫和病原微生物综合应用的防治模式:在美国白蛾幼虫期喷洒HcNPV病毒,蛹期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达到既控制当代美国白蛾的危害,又有效抑制其下代的种群数量,取得长期的持续控制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上海市、大连市、烟台市和青岛市利用该项技术已经完全控制美国白蛾,特别是上海市利用本项生物防治技术防治后,已经连续6年没有再发现美国白蛾。由于该项生物防治技术利用的是自然界原有的控制害虫的生态因子,因而对环境安全,做到既消灭害虫,又保证生态环境和人畜的安全,也保护生物多样性。该项研究成果也为北京采用“绿色”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美国白蛾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和技术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465 / 471+622 +6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利用天敌昆虫控制我国重大林木害虫研究进展
    杨忠岐
    [J]. 中国生物防治, 2004, (04) : 221 - 227
  • [2] 美国白蛾卵块及幼虫网幕空间格局研究
    魏建荣
    王传珍
    杨隽
    邵凌松
    张同友
    [J].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04) : 500 - 504
  • [3] 白蛾周氏啮小蜂转主寄主的研究
    苏智
    杨忠岐
    魏建荣
    王小艺
    [J]. 林业科学, 2004, (04) : 106 - 116
  • [4] 寄生美国白蛾的啮小蜂一新种(膜翅目,姬小蜂科)
    杨忠岐
    乔秀荣
    韩义生
    [J]. 动物分类学报, 2003, (04) : 733 - 736
  • [5] 利用生命表评价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的控制作用
    魏建荣
    杨忠岐
    苏智
    [J]. 昆虫学报, 2003, (03) : 318 - 324
  • [6] 寄生于美国白蛾幼虫的茧蜂二新种(膜翅目:茧蜂科)
    杨忠岐
    魏建荣
    游兰韶
    [J]. 动物分类学报, 2002, (03) : 608 - 615
  • [7] 寄生于美国白蛾的啮小蜂一新种(膜翅目:姬小蜂科)
    杨忠岐
    王秉海
    魏建荣
    [J]. 昆虫学报, 2001, (01) : 98 - 102+132
  • [8] 大连地区美国白蛾寄生性天敌昆虫
    杨秀卿
    魏建荣
    杨忠岐
    [J]. 中国生物防治, 2001, (01) : 40 - 42
  • [9] 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有效积温及发育起点温度研究
    杨忠岐
    [J]. 林业科学, 2000, (06) : 119 - 122
  • [10] 白蛾周氏啮小蜂的行为学
    杨忠岐
    谢恩魁
    [J]. 中国生物防治, 1998, (02) :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