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西洋参忌地形成机制

被引:17
作者
赵曰丰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吉林
关键词
人参; 微生物; 微生态系; 补气药; 西洋参; 花旗参; 参根; 根际微生态系统; 老参地;
D O I
10.16720/j.cnki.tcyj.2001.01.014
中图分类号
S567.5 [喜阴药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长白山区人参红皮病诊断及综合治理研究的新进展 [J].
赵曰丰 .
特产研究, 1998, (01) :41-46
[2]   土壤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对策 [J].
章家恩 ;
徐琪 .
资源科学, 1998, (01) :51-55
[3]   毁灭柱孢菌及其侵染人参根的亚显微结构研究 [J].
赵曰丰 ;
刘俊峰 .
特产研究, 1997, (02) :1-4
[4]   人参、西洋参根病的生物防治 [J].
杨依军 ;
武侠 ;
赵曰丰 .
特产研究, 1997, (01) :30-33
[5]   老参地改良后微生物生态类群的变化 [J].
张梦昌 ;
金裕姬 ;
马晶 ;
王洪楷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0, (04) :42-46+105
[6]  
人参栽培技术问答[M].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世昌, 1988
[7]  
植物病原菌的生物防治[M]. 农业出版社[美]贝克(K·F·Baker)[美]库克(R·J·Cook) 著, 1984
[8]  
土壤地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李天杰等编, 1983
[9]  
农业土壤真菌[M]. 科学出版社[德]唐姆茨(K·H·Domsch)[荷兰]盖姆斯(W·Games) 著, 1979
[10]  
Auxin and Auxin-Like compounds from Growth-Promoting Bacterium Pseudomnas fluoreacens. LH.Ten H.Park. Prtoceeding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aymposium on Ginsengs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