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广西地区改土归流的多重性特征

被引:2
作者
蓝武
机构
[1]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明代广西; 改土归流; 壮族土司;
D O I
10.19488/j.cnki.45-1378/g4.2011.02.003
中图分类号
K248 [明(1368~1663年)];
学科分类号
0602 ;
摘要
明代在广西实施改土归流的显著特征:改流具体原因较为复杂、改流开始的时间较早且持续的时间较长、改流的地方相对较少且成效不大、改流的实施大都以军事力量为后盾、改流进程中出现较大的反复性、改土过程存在明显的复杂性及归流结果具有明显的不彻底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壮族地区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M].黄家信; 著.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2]  
广西土官制度研究.[M].粟冠昌著;.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3]  
清代土司制度论考.[M].李世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  
壮族通史.[M].张声震主编;.民族出版社.1997,
[5]  
壮族土司制度.[M].谈琪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6]  
中南民族关系史.[M].吴永章主编;.民族出版社.1992,
[7]  
中国土司制度.[M].龚荫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
[8]  
明代广西农民起义史稿.[M].张益桂;徐硕如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9]  
中国土司制度渊源与发展史.[M].吴永章著;.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