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头道拐站水沙来源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8
作者
冉大川
姚文艺
张攀
申震洲
机构
[1]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水沙关系变化; 驱动因子; 贡献率; 头道拐站;
D O I
10.16239/j.cnki.0468-155x.2015.01.008
中图分类号
TV147 [河道演变];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根据1950-2010年实测资料,采用不同时间序列对比和回归分析方法,对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河段干流6大水文站水沙关系变化、出口控制站头道拐水文站水沙来源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头道拐水文站径流主要来自兰州以上地区,泥沙主要来自兰州-头道拐区间支流。与基准期的1950-1968年相比,头道拐站1969-1986年和1987-2010年平均径流量分别减少10.1%和40.6%,年平均输沙量分别减少37.2%和75.4%。2宁蒙河段径流量减少主要发生在石嘴山-巴彦高勒河段,多年平均径流量减少52.2亿m3;输沙量减少主要发生在青铜峡-巴彦高勒河段,多年平均输沙量减少0.244亿t。宁蒙河段单位水量冲淤量随着头道拐水文站年平均来沙系数的增大有增大趋势,河道冲淤基本平衡的来沙系数约为0.0023kg·s/m6。影响头道拐水文站水沙来源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气候波动、龙羊峡和刘家峡水库调节、工农业用水、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近50年黄河中游流域水沙过程及对退耕的响应 [J].
高照良 ;
付艳玲 ;
张建军 ;
张晓萍 ;
万龙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06) :99-105
[2]   黄河上游水沙变化及成因分析 [J].
侯素珍 ;
王平 ;
楚卫斌 .
泥沙研究, 2012, (04) :46-52
[3]   黄河宁蒙河道水沙变化及冲淤特性 [J].
周丽艳 ;
崔振华 ;
罗秋实 .
人民黄河, 2012, 34 (01) :25-26
[4]   支流来水来沙对黄河宁蒙河段冲淤的影响 [J].
罗秋实 ;
周丽艳 ;
张厚军 ;
鲁俊 .
人民黄河, 2011, 33 (11) :29-31+34
[5]   黄河内蒙古河段河道演变及水力几何形态研究 [J].
冉立山 ;
王随继 .
泥沙研究, 2010, (04) :61-67
[6]   黄河内蒙古河段主槽萎缩原因和对策 [J].
刘晓燕 ;
侯素珍 ;
常温花 .
水利学报, 2009, (09) :1048-1054
[7]   黄河宁蒙河道近期调整特点及原因分析 [J].
郑艳爽 ;
张晓华 ;
尚红霞 .
人民黄河, 2009, 31 (06) :50-52
[8]   水库运用对宁蒙河道水沙条件的影响 [J].
尚红霞 ;
郑艳爽 ;
张晓华 .
人民黄河, 2008, 30 (12) :28-30+121
[9]   黄河上游干流水库调节水沙对宁蒙河道的影响 [J].
申冠卿 ;
张原锋 ;
侯素珍 ;
尚红霞 .
泥沙研究, 2007, (01) :67-75
[10]  
黄河流域水沙变化情势分析与评价.[M].姚文艺; 等著.黄河水利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