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糯玉米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4
作者
沈雪芳 [1 ]
王义发 [1 ]
郑洪建 [1 ]
刘康 [2 ]
楼坚锋 [2 ]
张建明 [3 ]
陆永明 [3 ]
侯根宝 [1 ]
机构
[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2]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3] 上海市宝山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关键词
糯玉米; 自交系; 产量性状; 配合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用6个性状不同的糯玉米自交系,用Griffing方法(4)完全双列杂交,对糯玉米11个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GCA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除行数、穗粗、籽粒深度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外,其余各性状的SCA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行数、穗粗、籽粒深度主要受加性基因决定,其余性状同时存在加性基因效应和非加性基因效应,在程度上存在差异。在产量性状方面,多数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较高的自交系有P6、P2、P3和P1;特殊配合力在多数性状上表现较高的组合有P23、P36、P15、P46、P12和P13。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用双标图分析油菜双列杂交试验 [J].
尚毅 ;
李少钦 ;
李殿荣 ;
田建华 .
作物学报, 2006, (02) :243-248
[2]   美国玉米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J].
张秋芝 ;
潘金豹 ;
郝玉兰 ;
王亚男 .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5, (03) :15-19
[3]   4个新选育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J].
段碧华 ;
韩宝平 ;
周敏 .
中国农学通报, 1999, (05) :22-26
[4]   八个玉米综合种的双列杂交分析 [J].
张祖新 ;
许先凤 ;
姜华武 ;
魏中一 .
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7, (01) :9-12
[5]   几个常用玉米自交系株型性状的遗传及其在株型育种中的利用 [J].
陈宛秋 ;
张彪 ;
康继伟 ;
李成之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3, (04) :563-567
[6]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 科学出版社 , 唐启义,冯明光著, 2002
[7]  
玉米育种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刘纪麟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