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本位汉语篇章语法

被引:5
作者
郑锦全
机构
关键词
篇章结构; 主语; 语句; 施事; 句本位; 句子; 句型结构; 话题句; 听者; 语意结构; 篇章语法;
D O I
10.13724/j.cnki.ctiw.1988.01.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1.从虚词到篇章虚词的研究,是传统朴学的主要内容;清朝学者在个别词语的语意和用法上的探讨,成就最多。自从上个世纪西洋语法引进中国以来,汉语的分析,集中在句型的结构,是因为印欧语言有格、身、数一致的制约,句子是这些语法成分的组合。汉语学者,受到这种语法学的影响,大多以句子作为语法研究的主要对象。近年来,欧美语法研究的兴趣,已经渐渐从句本位延伸到更大的成分。Givon(1979)总结当时学者对篇章研究的雏形,认为语言的结构分析无法脱离语言互通信息的功能,这种功能受篇章结构的制约,研究句型,不能脱离篇章。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汉语主题的分级类型 [J].
望月圭子 ;
石关 .
汉语学习, 1987, (02) :8-11
[2]   自然语言理解中的几个根本问题 [J].
宁春岩 .
语言研究, 1985, (02) :16-25
[3]  
歧义类例[J]. 吕叔湘.中国语文. 1984 (05)
[4]  
现代汉语中动词的支配成分的省略[J]. 廖秋忠.中国语文. 1984 (04)
[5]  
语言结构中的虚范畴[J]. 赵世开.中国语文. 1986 (01)
[6]  
现代汉语篇章中指同的表达[J]. 廖秋忠.中国语文. 1986 (02)
[7]  
语句理解的同步组块过程及其数量描述[J]. 陆丙甫.中国语文. 1986 (02)
[8]  
《左传》主题句研究[J]. 申小龙.中国语文. 1986 (02)
[9]  
主谓谓语句举例[J]. 吕叔湘.中国语文. 1986 (05)
[10]  
语境歧义分析[J]. 王建华.中国语文. 1987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