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积河流平滩流量的滞后响应模型

被引:39
作者
吴保生
机构
[1]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河床演变; 平滩流量; 滞后响应; 自动调整;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08.06.007
中图分类号
TV147 [河道演变];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基于冲积河流自动调整的基本原理,根据河床在受到外界扰动后调整速率与其当前状态与平衡状态之间的差值成正比的基本规律,提出了冲积河流平滩流量的滞后响应模型,阐明了前期水沙条件对平滩流量滞后影响的物理本质。采用黄河下游5个主要测站1960~2003年实测平滩流量资料对滞后响应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反映平滩流量的滞后响应过程,而且在水沙条件发生变化时,该河段通过冲淤调整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时间约为5年。
引用
收藏
页码:680 / 68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黄河下游高村站平滩面积变化分析 [J].
吴保生 ;
张原锋 ;
夏军强 .
泥沙研究, 2008, (02) :34-40
[2]   黄河下游平滩流量对来水来沙变化的响应 [J].
吴保生 ;
夏军强 ;
张原锋 .
水利学报, 2007, (07) :886-892
[3]   三门峡水库淤积及潼关高程的滞后响应 [J].
吴保生 ;
夏军强 ;
王兆印 .
泥沙研究, 2006, (01) :9-16
[4]   黄河下游平滩河槽形态与水沙搭配之关系 [J].
梁志勇 ;
杨丽丰 ;
冯普林 .
水力发电学报, 2005, (06) :68-71+67
[5]   黄河下游河槽形态演变与水沙关系研究 [J].
冯普林 ;
梁志勇 ;
黄金池 ;
何晓燕 .
泥沙研究, 2005, (02) :66-74
[6]   来水来沙对潼关高程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J].
吴保生 ;
王光谦 ;
王兆印 ;
夏军强 .
科学通报, 2004, (14) :1461-1465
[7]   对渭河下游是否已经达到冲淤平衡的分析 [J].
王兆印 ;
吴保生 ;
李昌志 .
人民黄河, 2004, (04) :16-18+23
[8]  
河床演变学[M]. - 科学出版社 , 钱宁等 著, 1987
[9]  
Fluvial processes and morphological response in the Yellow and Weihe Rivers to closure and operation of Sanmenxia Dam[J] . Zhao‐Yin Wang,Baosheng Wu,Guangqian Wang.Geomorphology . 2007 (1)
[10]  
Case Study: Delayed Sedimentation Response to Inflow and Operations at Sanmenxia Dam[J] . Baosheng Wu,Guangqian Wang,Junqiang Xia.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 200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