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磷效率小麦品种的光合特性及其生理机制

被引:23
作者
郭程瑾 [1 ]
李宾兴 [1 ]
王斌 [2 ]
李雁鸣 [1 ]
肖凯 [1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国家救灾备荒种子管理中心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磷效率; 光合作用; 生理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典型的不同磷效率小麦品种为材料,对磷低效(L)、吸收高效(Ha)和利用高效(Hu)品种的光合特性及其生理机制进行了研究。随着叶片生长进程,供试品种旗叶CO2传导参数气孔导度(Gs)、叶肉导度(Gm)和碳酸酐酶(CA)活性,春4叶和旗叶叶绿素含量(Chl)、可溶蛋白含量(SP)、叶绿体无机磷(Pi)浓度和Mg2+-ATPase活性以及光合速率(Pn)均不断降低。光合暗反应关键酶RuBPCase活性则以叶片全展后15 d较高,叶片全展时次之,全展后30 d最低。在缺磷条件下,春4叶和旗叶各测定时期上述参数均以L较低,Ha和Hu较高。表明磷高效小麦品种(Ha和Hu)叶片光合碳同化作用的相对提高,是其光合器官捕光能力较强、光合作用的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程度较低和暗反应速率较高综合作用的结果。叶片全展后15 d的RuBPCase活性及单位RuBPCase蛋白的比活性较叶片全展时有所增加,暗示着在叶片老化过程中或在磷营养逆境胁迫条件下,植物体内部分代谢酶类,如RuBPCase,存在着一定的自我调节和保护机制以维持自身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209 / 121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植物根构型特性与磷吸收效率
    严小龙
    廖红
    戈振扬
    罗锡文
    [J]. 植物学通报, 2000, (06) : 511 - 519
  • [2] 生态农业研究及实施中的问题分析
    李季
    [J]. 农业现代化研究 , 1992, (04) : 222 - 224
  • [3] Phosphate starvation stress as an experimental system for molecular analysis[J] . Alan H. Goldstein,Dawn A. Baertlein,Avihai Danon.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 . 1989 (1)
  • [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dioxide-limited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ribulose-1,5-bisphosphate-carboxylase content in two nuclear-cytoplasm substitution lines of wheat, and the coordination of ribulose-bisphosphate-carboxylation and electron-transport capacities[J] . J. R. Evans.Planta . 198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