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砂岩油藏注CO2混相条件研究

被引:30
作者
郭平
李苗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最小混相压力; 低渗透储层; 油田开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 [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着重介绍了细管实验条件对最小混相压力实验确定方法测试结果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发现,当细管长度越长、细管直径越小、驱替速度越大、孔隙度越小,则得到的最小混相压力值也越小。另外,还讨论了油藏温度、注入气组成及原油的组成与性质对混相压力的影响情况。通过对比国内外注CO2混相驱油藏与流体的条件,说明了中国原油很难实现CO2混相的原因即地层温度高、地面油粘度大。建议开展降低最小混相压力技术及加强防止气体突破技术的研究,以解决注气过程中气体波及效率低的问题,实现较高的采收率。
引用
收藏
页码:687 / 6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油藏注气最小混相压力研究.[M].郭平;杨学锋;冉新权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2]  
注气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M].李士伦等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   再论我国发展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 [J].
李士伦 ;
孙雷 ;
郭平 ;
李健 ;
陈林 .
天然气工业, 2006, (12) :30-34+193
[4]   提高薄互层低渗透砂岩油藏采收率的有效开发技术 [J].
王文环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5) :660-667+674
[5]   地层参数对油藏注气开发效果的影响分析 [J].
杨丽娟 ;
陈小凡 ;
徐海棠 .
西部探矿工程, 2006, (04) :95-97
[6]   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前景分析 [J].
曹学良 ;
郭平 ;
杨学峰 ;
李士伦 .
天然气工业, 2006, (03) :100-102+169
[7]   原油采收率影响因素探讨及油藏综合分类 [J].
游秀玲 ;
张玲 ;
罗云秀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3) :314-318
[8]   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非均质地质模型研究 [J].
邢正岩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5) :505-507+512
[9]   国外CO2驱油防止粘性指进和重力超覆工艺 [J].
杨彪 ;
唐汝众 ;
栾传振 ;
蒋维红 .
断块油气田, 2003, (02) :64-66+93
[10]   低渗透油田注气开发的探讨 [J].
何秋轩 ;
王志伟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6) :3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