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春季土壤湿度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

被引:8
作者
乐益龙 [1 ]
罗勇 [2 ]
郭品文 [1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2]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土壤湿度; 东亚夏季风; 夏季降水; 预报能力;
D O I
10.16032/j.issn.1004-4965.2007.05.013
中图分类号
S152 [土壤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利用1981~2002年全国土壤湿度资料,利用相关分析发现东亚夏季风和河套地区及西南地区春季土壤湿度之间存在较大的正相关,利用这两个区域的春季土壤湿度定义了一个标准化春季土壤湿度指数(SMI),结果发现:(1)SMI和东亚夏季风的强弱相关较好。高指数年东亚季风区低空西南夏季风气流和高层东风气流明显偏强,表明这一年夏季风偏强,低指数年则相反;(2)强SMI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强度偏弱,西风扰动带偏北,有利于夏季风北推,不利于北方冷空气南下与之交汇,使得锋区偏北,位于华北、东北地区。弱SMI年则反之;(3)SMI能够较好地反映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在强SMI年,长江流域降水明显偏少,而华北和河套地区的降水明显增多,而弱SMI年正好相反,这与东亚夏季风降水的环流形势也较为吻合(;4)SMI指数存在明显的4~6年和准2年的周期振荡,但其振幅和周期又有明显的周期变化。在对东亚夏季风强度的预报能力上,负的SMI对弱东亚夏季风的预报能力要强于正SMI对强东亚夏季风的预报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474 / 48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东亚季风.[M].陈隆勋等著;.气象出版社.1991,
[2]   关于东亚夏季风指数的比较 [J].
高辉 ;
张芳华 .
热带气象学报, 2003, (01) :79-86
[3]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及其与环流和降水的年际变化关系 [J].
孙秀荣 ;
陈隆勋 ;
何金海 .
气象学报, 2002, (02) :164-172
[4]   陆面蒸散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J].
孙岚 ;
吴国雄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1) :59-69
[5]   中国东部区域土壤湿度的变化及其与气候变率的关系 [J].
马柱国 ;
魏和林 ;
符淙斌 .
气象学报, 2000, (03) :278-287
[6]   大尺度降雨异常对地面过程的影响——一类气候反馈机制的初步研究 [J].
李国平 ;
符淙斌 ;
叶笃正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1, (02) :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