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群死亡率与死因谱30年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17
作者
李光春 [1 ]
李孝君 [2 ]
白晓蓉 [1 ]
刘双喜 [3 ]
金东晖 [1 ]
刘加吾 [1 ]
刘慧琳 [1 ]
徐巧华 [1 ]
机构
[1]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湖南省卫生厅
[3] 湖南省肿瘤医院
关键词
死亡率; 死因谱; 变化趋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5 [卫生调查与统计];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了解湖南省人群死亡水平、死因谱变化趋势,分析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方法采用回顾调查方法,抽样调查湖南省2004—2005年居民死亡原因及其相关信息,与湖南省1973—1975年、1990—1992年2次死因回顾调查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1973—1975年、1990—1992年、2004—2005年湖南省居民粗死亡率分别为901.59/10万、588.64/10万、608.27/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865.14/10万、537.42/10万、413.67/10万。30年间标化死亡率下降了52.18%,农村下降幅度大于城市,女性大于男性。感染性疾病、母婴疾病及营养缺乏性疾病死亡构成比随着年代推移而显著下降(P<0.0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死亡构成比显著上升(P<0.01),变化幅度均为农村大于城市。各年代损伤和中毒死亡构成比均以5岁组为最高,25岁组位居第二(P<0.01)。2004—2005年湖南省居民感染性疾病、母婴疾病及营养缺乏性疾病死亡构成比为8.01%,慢病为80.66%,损伤和中毒为11.33%。30年间,三大类疾病标化死亡率均明显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感染性疾病、母婴疾病及营养缺乏性疾病,下降幅度最小的是慢病。在慢病死亡病例中,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标化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死亡顺位分别提前到2004—2005年的第一位、第二位和第四位。结论湖南省城乡居民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已成为影响湖南省人群健康的重要疾病。损伤和中毒是湖南省儿童青少年的首位死因。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湖南省2004~2005年恶性肿瘤减寿年数和减寿率分析 [J].
刘双喜 ;
王静 ;
吴胜其 ;
许可葵 ;
李光春 ;
白晓蓉 .
中国肿瘤, 2009, 18 (07) :542-544
[2]   四川省第3次全国死因流调结果分析 [J].
高亚礼 ;
王卓 ;
何君 ;
张宁梅 ;
季奎 ;
邓颖 .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8, (06) :431-434
[3]   湖南省主要恶性肿瘤30年死亡变化趋势分析 [J].
许可葵 ;
李光春 ;
刘双喜 ;
吴胜其 ;
白晓蓉 .
实用预防医学, 2008, (03) :657-659
[4]  
Estimating mortality and causes of death in Turkey: methods, result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J] . Seval Akgün,Chalapati Rao,Nazan Yardim,Berrak Bora Basara,Ozlem Ayd?n,Salih Mollahaliloglu,Alan D. Lopez.Europe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 2007 (6)
[5]  
Contributions of mortality changes by age group and selected causes of death to the increase in Japanese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from 1950 to 2000[J] . Kazuhiko Yoshinaga,Hiroshi Une.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2005 (1)
[6]  
杨功焕,王俊芳,万霞,等. 影响中国人群疾病死亡因素的定量分析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