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相关论”探讨

被引:9
作者
喻自成
机构
[1] 湖北中医学院
关键词
脏腑相关; 小肠; 大肠; 表里相合; 上焦病证; 三焦辨证;
D O I
10.19664/j.cnki.1002-2392.1984.05.008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脏腑相关论”认为,人体是由五脏、六腑、奇恒之府相互联系、依赖、制约、作用而组成的统一整体。它不仅是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之一,而且体现了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中医学方法论基础。它从脏腑的多途联系中去发现和概括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规律,进而确立临床治则治法。基本理论“脏腑相关论”,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气化相通论五脏之间的联系,有部位联属(如:心肺位于上焦、同居胸中等)及经络联系(如:足少阴肾经,“其直者,从肾上贯肝隔,入肺中”,“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等)外,主要是气化相通。气化相通论的特点主要有二:其一是以五脏所“藏”的精、气、血、津液、神作为联系的纽带。具体内容如:心肺的气血互根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2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