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金走滑断陷盆地的确定及其与山脉的关系

被引:26
作者
李海兵
杨经绥
史仁灯
吴才来
P.Tapponnier
万渝生
张建新
孟繁聪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Institut de Physique du Globe Place Jussieu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走滑断陷盆地; 转换挤压作用; 隆升作用; 阿尔金断裂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阿尔金断裂带中段发育一种特殊的长条状盆地地貌,其长宽比略大于50.盆地两侧的长边界由直线型具走滑分量的正断裂控制,盆地内分布新生代地层,阿尔金主断裂通过盆地,并在盆地内形成一系列走滑地貌.以盆地为中心两侧为反向的逆冲构造,使盆地两侧的由古老变质岩组成的地质体垂向挤出,构成在盆地两侧且平行于盆地的长条形山体(山脉),这种特殊地貌称之为走滑断陷盆地.该巨型长条状走滑断陷盆地于上新世开始形成,晚更新世时期其地貌特征基本形成,它是阿尔金断裂带走滑变形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类型的地貌,是转换挤压作用和隆升作用的共同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阿尔金断裂带印支期走滑活动的地质及年代学证据
    李海兵
    杨经绥
    许志琴
    吴才来
    万渝生
    史仁灯
    J. G. Liou
    P. Tapponnier
    T. R. Ireland
    不详
    [J]. 科学通报 , 2001, (16) : 1333 - 1338
  • [2] 阿尔金断裂两侧构造单元的对比及岩石圈剪切机制
    许志琴
    杨经绥
    张建新
    姜枚
    李海兵
    崔军文
    [J]. 地质学报, 1999, (03) : 193 - 205
  • [3] 阿尔金断裂研究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思路
    葛肖虹
    张梅生
    刘永江
    叶慧文
    石采东
    [J]. 现代地质, 1998, (03) : 2 - 5+7-8
  • [4] 阿尔金盆地群构造类型与演化
    郭召杰
    张志诚
    [J]. 地质论评, 1998, (04) : 357 - 364
  • [5] 阿尔金山大地构造及其演化
    郑剑东
    [J]. 现代地质, 1991, (04) : 347 - 354
  • [6] 阿尔金断裂的地质特征
    张治洮
    [J]. 西北地质科学, 1985, (09) : 20 - 32+114
  • [7] 阿尔金断裂系[M]. 地质出版社 , 崔军文等著, 1999
  • [8] 阿尔金活动断裂带[M]. 地震出版社 , 国家地震局《阿尔金活动断裂带》课题组编, 1992
  • [9] The Ailao Shan-Red River shear zone (Yunnan, China), Tertiary transform boundary of Indochina[J] . Tectonophysics . 1995 (1)
  • [10] The transpressional strain model applied to strike-slip, oblique-convergent and oblique-divergent deformation[J] . R.W. Krantz.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 199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