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地区下第三系湖相碳酸盐岩及沉积模式

被引:67
作者
杜韫华
机构
[1] 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湖相碳酸盐岩; 沉积模式; 渤海湾盆地; 下第三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湖相碳酸盐岩是渤海湾盆地下第三系的重要油气储集层,主要分布在沙河街组四段上部和一段中、下部。有骨架碳酸盐岩、颗粒碳酸盐岩及泥晶碳酸盐岩三大类。骨架碳酸盐岩岩体类型有礁、礁丘和骨架生物层。礁主要分布于水下台地(或隆起)上的清水区,以礁核及礁前微相的储油物性最好,有原生骨架孔隙、生物体腔孔隙及次生溶蚀孔隙等。礁丘分布于盆地或古岛屿的陡坡水域,以礁丘核的厚度最大,孔隙最发育。生物层分布于盆地及古岛屿的缓坡水域,或有陆源碎屑注入的浑水区,厚度较小,孔隙分布比较均匀。颗粒碳酸盐岩岩体类型有滩、堤、坝、沙咀及藻滩等,分布在滨、浅湖区。原生孔隙及次生孔隙都比较发育。泥晶碳酸盐岩由化学沉积及生物化学作用形成,主要分布于深湖和浅湖区,储集空间有层间缝及溶沟。据此建立的湖相碳酸盐岩沉积模式,已在油气勘探中取得实效。
引用
收藏
页码:376 / 392+465 +465-466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渤海湾盆地沙河街组一段颗石藻类化石及其沉积环境 [J].
钟筱春 ;
钟石兰 ;
费轩冬 ;
聂郁胜 ;
林田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88, (02) :145-151+225
[2]   饶阳凹陷湖泊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J].
秦云龙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8, (03) :44-52
[3]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礁灰岩及礁灰岩油气藏 [J].
钱凯 ;
王淑芬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6, (05) :1-7
[4]   山东滨县下第三系沙河街组的藻类化石 [J].
朱浩然 .
古生物学报, 1979, (04) :327-346+415
[5]   黄海的丝管虫Filograna inmplexa Berkeley及其幼虫发育 [J].
吴宝铃 ;
陈木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79, (02) :282-291
[6]  
中国的第三系[M]. 地质出版社 , 李云通等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