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改革背景下中国足协法律地位之困境及破解

被引:23
作者
赵毅 [1 ,2 ]
机构
[1]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2] 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足球改革; 中国足协; 章程; 社团罚;
D O I
10.19563/j.cnki.sdfx.2016.04.001
中图分类号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在本次足球改革背景下反思中国足协法律地位,可以发现,存在"政社分开、依法自治"的改革目的和行政主体留恋于自我定位之困境,由此也导致《中国足球协会章程》中的"法律授权"条款与排除司法审查条款在法律适用上的冲突。造成中国足协法律地位不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足协自身定位上的模糊,也与法律解释存疑、理论回应乏力有关。本质上,中国足协权力来源于成员签订协会章程这一社会契约,将中国足协定位为私法主体符合本次足球改革的目的。由此,中国足协可以获得行政诉讼上的豁免,但不能排除刑事监督、行政监管和民事司法审查。应当积极发挥私法上社团罚的救济机制,解决足协处罚无法得到外部救济的困境。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论体育行业自治与法治的反思性合作——以中国足球协会为中心 [J].
韦志明 .
体育科学, 2016, 36 (04) :90-96
[2]   论我国单独的体育仲裁法的制定 [J].
董金鑫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6, 39 (03) :28-33
[3]   自治的黄昏?——从我国法院裁判考察司法介入体育的边界 [J].
赵毅 .
体育与科学, 2015, 36 (05) :39-46
[5]   论行业法 [J].
孙笑侠 .
中国法学, 2013, (01) :46-59
[6]   博斯曼法案的国际政治经济本质 [J].
黄璐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5 (05) :392-395
[7]   社团罚的合法性审思——武汉光谷足球俱乐部退赛事件的法理解读 [J].
陈承堂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9, 43 (07) :65-69
[8]   行政授权新论——走出理论与现实困境的一种认知尝试 [J].
耿宝建 .
法学, 2006, (04) :51-61
[10]   反思法在现代社团治理中的意义——兼评长春亚泰足球俱乐部诉中国足协案 [J].
岑剑梅 .
浙江社会科学, 2004, (01) :12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