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源岩生烃时效性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以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梨树断陷为例

被引:11
作者
李君
黄志龙
王海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烃时效性; 油气分布; 梨树断陷; 东南隆起区; 松辽盆地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盆地或断陷内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往往受控于生烃中心,但某些特殊地质背景的断陷或盆地因为不同构造位置烃源岩生烃时效性的差异控制油气分布而另具特点。通过对东南隆起区梨树断陷源岩演化史、油源对比的研究,认为深凹带源岩具有2期生烃作用,第一期生烃对现今油气藏没有贡献;第二期生成高成熟天然气为主,在深凹带的储层内成藏;而斜坡带源岩为一期生烃作用,生烃时期晚于深凹带源岩的第二期,以原油为主,主要聚集在斜坡带的储层内。因此不同构造位置的烃源岩生烃时效性不同,并且控制着油气的生成与运聚,进而控制着油气的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6+160 +160-16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油气分布特征 [J].
王德海 ;
周靖 .
天然气工业, 2002, (02) :101-102
[2]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十屋断陷油气聚集规律 [J].
刘福春 ;
王德海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1, (02) :14-17+5
[3]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天然气成藏主要控制因素 [J].
赵春满 ;
袁智广 ;
王春喜 .
天然气工业, 2000, (S1) :26-29+8
[4]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油气分布规律及含油气系统 [J].
唐振海 ;
朱国同 ;
李淑筠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0, (01) :5-7+52
[5]   松辽盆地南部正反转构造与油气成藏关系 [J].
刘宝柱 ;
姜呈馥 ;
杨亚娟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8, (02) :13-15+55
[6]   松辽盆地十屋—德惠地区断裂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J].
龙胜祥 .
现代地质, 1997, (04) :94-102
[7]   松辽盆地十屋—德惠含气带反转构造分析 [J].
龙胜祥 ;
陈发景 .
现代地质, 1997, (02) :28-34
[8]   松辽盆地南部有机包裹体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J].
陈孔全,徐言岗,张文淮,肖海燕,唐黎明,张玉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5, (02) :138-14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