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草×拟高梁)种间杂种主要特征特性及细胞学分析

被引:8
作者
陈才夫
王槐三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畜牧学系
关键词
苏丹草; 拟高梁; 种间杂交; 杂种; 形态特征; 品质; 抗病性; 染色体配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4.103.51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利用人工去雄、多次授粉法获得(苏丹草×拟高梁)F1种间杂种。苏丹草(2n=20)与拟高梁(2n=20)杂交结实率及杂种发芽率均较低,正反交存在较大的差异.F1杂种形态和饲草品质介于双亲之间,雌雄配子均具有一定的孕性。杂种对叶斑病表现较强的抗性。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较为正常,98.8%的细胞均形成10个二价体,无多价体出现,具单价体的细胞频率仅为1.2%,表明双亲在细胞学上具有较高的同源性。F2和 BC1代植株形态、结实率和抗病性等差异较大,分离出饲草品质较好、落粒性弱、种子产量高和抗病性较强的中间型植株,这些后代可能对苏丹草抗病育种或拟高粱品质育种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苏丹草紫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J].
孙家志 .
植物保护, 1988, (02) :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