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亚能源矿产成矿域区划和盆地类型

被引:11
作者
刘池洋
邱欣卫
吴柏林
赵红格
机构
[1]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西北大学含油气盆地研究所
关键词
中亚; 东亚; 能源矿产成矿域; 油气; 煤; 砂岩型铀矿; 成矿区划; 能源盆地类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区域构造特征、盆地演化和成矿条件等的差异,将中-东亚巨型能源矿产成矿域划分为松辽—鄂尔多斯、阿拉善—河西走廊、新疆和中亚4个成矿区。综合分析和对比多种能源矿产的成藏(矿)条件和勘探现状认为,相对稳定的区域构造背景和适度(较弱)的构造变动,是大中型砂岩型铀矿床、油气田(区)和煤田形成、共存和保存的必要条件。适于油、气、煤、铀同盆共存成藏的盆地主要为大中型内克拉通盆地、中间地块盆地以及由其肢解、分离的中小型残留盆地。中生代晚期兴衰的中型断陷盆地,也具有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及共存的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412 / 4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青藏-喜马拉雅构造域演化的转折时期 [J].
刘池洋 ;
赵红格 ;
张参 ;
王建强 .
地学前缘, 2009, 16 (04) :1-12
[2]   煤成气是中国天然气工业的主角 [J].
戴金星 ;
杨春 ;
胡国艺 ;
倪云燕 ;
陶小晚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 19 (06) :733-740
[3]   叠合盆地特征及油气赋存条件 [J].
刘池洋 .
石油学报, 2007, (01) :1-7
[4]   活动性强、深部作用活跃——中国沉积盆地的两个重要特点 [J].
刘池洋 ;
赵重远 ;
杨兴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1) :1-6+23
[5]   后期改造强烈──中国沉积盆地的重要特点之一 [J].
刘池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04) :255-261
[6]   中亚煤成气聚集域形成及其源岩──中亚煤成气聚集域研究之一 [J].
戴金星,何斌,孙永祥,李鹏举,李先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3) :1-6+125
[7]  
盆地多种能源矿产共存富集成藏(矿)研究进展.[M].刘池洋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
[8]  
新编世界含油气盆地图集.[M].李国玉;金之钧等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9]  
中国含油气盆地图集.[M].李国玉;吕鸣岗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