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低丰度超薄油层水平井开发影响因素

被引:5
作者
张国良 [1 ,2 ]
罗中华 [2 ]
赵德利 [2 ]
刘月田 [3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大庆油田公司第八采油厂
[3]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关键词
特低丰度; 水平井; 影响因素; 开发调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5.6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针对特低丰度超薄油层水平井的开发问题,研究了影响水平井产能的主要因素、敏感程度,现有井网的渗流与开发特征及调整方法。以大庆外围葡萄花油层为例,其最突出特点是油层厚度小,单位面积油藏供液能力和吸水能力弱,研究认为:水平井必须充分扩大控制面积才能保证足够的产油量和开发效益,单位面积油藏内有效水平井段长度(即水平井的油层钻遇率)保持较小状态,就可以与特低丰度油层供液能力相匹配,即满足油层产液的需要;该类油藏布井的关键是要精确控制钻遇点在水平面上的位置。阶梯状水平井井网油水驱替前缘及剩余油区域均为不对称、不均衡状态,影响井网开发效果,利用不均衡分层注水或分支水平井代替阶梯水平井等调整方法,可以明显改善开发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2+212 +2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气藏水平井产能计算 [J].
高海红 ;
程林松 ;
冯儒勇 .
天然气工业, 2008, (07) :75-77+140
[2]   水平井与直井交错井网优化方法 [J].
赵春森 ;
肖丹凤 ;
宋文玲 ;
冯凤萍 ;
单春龙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1) :119-122
[3]   各向异性油藏水平井网稳定渗流与产能分析 [J].
刘月田 ;
张吉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1) :94-96
[4]   各向异性油藏水平井渗流和产能分析 [J].
刘月田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40-44+47
[5]   水平井技术在临2块馆二段底水油藏开发调整中的应用 [J].
熊敏 ;
刘传鹏 ;
邵运堂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3) :76-77
[6]   水平井整体井网渗流解析解 [J].
刘月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3) :57-59+66
[7]   溶解气驱油藏水平井IPR的数值模拟 [J].
刘想平 ;
蒋志祥 ;
刘翔鹗 ;
郭尚平 .
石油学报, 2000, (01) :60-63+6
[8]   油层中渗流与水平井筒内流动的耦合模型 [J].
刘想平 ;
郭呈柱 ;
蒋志祥 ;
刘翔鹗 ;
郭尚平 .
石油学报, 1999, (03) :90-94+7
[9]   射孔完井的水平井向井流动态关系 [J].
刘想平 ;
蒋志祥 ;
江如意 ;
刘翔鹗 ;
郭尚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2) :3-5
[10]   彩南油田水平井联合直井整体加密井网优化研究 [J].
王展旭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