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两次多单体降雹过程的雹谱分布特征

被引:11
作者
刘晓莉 [1 ]
水旭琼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宁海县气象局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微物理特征; 雹谱分布特征;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150402002
中图分类号
P426.64 [固态非晶状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三维冰雹分档数值模式研究了1979年7月20日和8月5日青海西宁两次多单体降雹发生发展过程中云内微物理结构及雹谱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云水、雨水的比含水量随雹云的发展呈先增长后减少的特点,两次个例的冰雹主要通过过冷雨滴冻结而形成,其增长方式是凝华及碰并过冷云水。2)雹谱谱宽与上升气流有关,个例一中倾斜上升气流有利于冰雹循环增长,雹谱较宽;个例二中没有倾斜上升气流,不利于冰雹循环增长,雹谱较窄。
引用
收藏
页码:845 / 85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含水量累积区与冰雹增长行为之数值模拟 [J].
郑凯琳 ;
陈宝君 .
大气科学 , 2011, (02) :298-310
[2]   中国雷暴气候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J].
陈思蓉 ;
朱伟军 ;
周兵 .
大气科学学报, 2009, 32 (05) :703-710
[3]   微物理过程分档处理的三维对流云模式研究 [J].
刘晓莉 ;
牛生杰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5) :617-622
[4]   青海东部一次强冰雹的微结构及生长机制研究 [J].
张国庆 ;
孙安平 .
高原气象, 2007, (04) :783-790
[5]   强对流(冰雹)云中水凝物的积累和云水的消耗 [J].
许焕斌 ;
段英 .
气象学报, 2002, (05) :575-584
[6]   三维冰雹分档强对流云数值模式研究 Ⅱ.冰雹粒子的分布特征 [J].
郭学良 ;
黄美元 ;
洪延超 ;
肖辉 ;
周玲 .
大气科学, 2001, (06) :856-864
[7]   三维冰雹分档强对流云数值模式研究Ⅰ.模式建立及冰雹的循环增长机制 [J].
郭学良 ;
黄美元 ;
洪延超 ;
肖辉 ;
周玲 .
大气科学, 2001, (05) :707-720
[8]   冰雹形成机制的研究并论人工雹胚与自然雹胚的“利益竞争”防雹假说 [J].
许焕斌 ;
段英 .
大气科学, 2001, (02) :277-288
[9]   三维冰雹云催化数值模式 [J].
洪延超 .
气象学报, 1998, (06) :2-14
[10]   对流云中冰相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Ⅰ:模式建立及冷云参数化 [J].
孔凡铀 ;
黄美元 ;
徐华英 .
大气科学, 1990, (04) :44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