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农生产行为调整动机:效益还是效用——基于2290份农户的追踪调查样本

被引:8
作者
双琰
胡江峰
王钊
机构
[1]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粮农; 生产行为调整; 效用最大化理论; 多元选择Logit模型;
D O I
10.13246/j.cnki.jae.2019.07.003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根据效用最大化理论重新审视了粮农在农业生产中的行为调整动机,除了生产效益带来的货币收益,农户在土地规模和种植结构上的调整行为背后还蕴含着家庭成员在收支方面综合效用的最大化效应。通过对2290份粮农在6年中生产行为调整追踪调查样本的分析发现,粮农的生产调整行为有利于农户家庭效用水平达到最优值,而且当效用水平处于最优状态时,调整行为显著减少。通过多元选择Logit回归分析发现,粮户的生产调整路径存在显著差异,原因是效用影响因素水平的结构差异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社会化分工能否提高农户经营效益——来自种植业农户的多维检验 [J].
刘晗 ;
王燕 ;
王钊 .
农业技术经济, 2018, (12) :53-63
[2]   小农生产如何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来自中国小麦主产区的经验证据 [J].
张露 ;
罗必良 .
经济研究, 2018, 53 (12) :144-160
[3]   农地流转影响粮食种植结构分析 [J].
钱龙 ;
袁航 ;
刘景景 ;
洪名勇 .
农业技术经济, 2018, (08) :63-74
[4]   粮食价格、农业补贴与主产区农户福利效应 [J].
罗超平 ;
牛可 ;
但斌 .
宏观经济研究, 2017, (04) :122-135
[5]   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战略思考 [J].
万宝瑞 .
农业经济问题, 2017, 38 (01) :4-8
[6]   习惯形成、收入结构失衡与农村居民消费行为演化研究 [J].
王小华 ;
温涛 ;
朱炯 .
经济学动态, 2016, (10) :39-49
[7]   小农家庭的经济行为逻辑——对恰亚诺夫劳动—消费均衡理论的评析 [J].
袁明宝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06) :53-58
[8]   效用货币化的农业保险补贴机制研究——基于补偿变化与等价变化的消费者剩余理论 [J].
刘璐 ;
韩浩 .
农业经济问题, 2015, 36 (07) :102-109+112
[9]   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中农户出资行为研究——基于交易效用理论的实证分析 [J].
吴诗嫚 ;
杨钢桥 ;
曾艳 ;
汪文雄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5) :131-138
[10]   当前我国农业困境的原因与对策分析——基于农业功能视角 [J].
焦自伟 ;
戴家武 ;
王秀清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4, (02) :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