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植方式下紫椴幼苗生物量分配及资源利用分析

被引:35
作者
王军邦
王政权
胡秉民
牛铮
王长耀
机构
[1]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3]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紫椴; 落叶松; 生物量分配; 资源利用; 竞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36 [椴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紫椴 (TiliaamurensisRupr.)幼苗在不同植距下纯栽和与落叶松 (Larixgmelini)的混栽沙培试验 ,初次应用通径分析 ,研究紫椴幼苗生物量分配和资源利用机制 ,分析种内和种间竞争及其模式。研究发现总体上植距增大有利于紫椴根、茎、叶各器官的生长。通过通径分析说明 ,紫椴地下根系对总生长的贡献为 0 .2 36 1~ 0 .2 86 9,地上茎、叶对总生长的贡献为 0 .732 5~ 0 .775 8,地上部分的贡献是地下根系的 2 .95倍。表明紫椴幼苗对光具有较强的需求和竞争能力。紫椴和落叶松之间存在悬殊较大的生物量差距 ,落叶松的根、茎、叶生物量约是相应混栽紫椴的 2、5、4倍。通过比较纯栽和混栽试验中的直接通径系数 ,与落叶松混栽后 ,紫椴对地下水分养分的竞争下降36 .84 % ,对地上光照空间的竞争增大 11.6 3%。随植距减小落叶松对紫椴的影响增大 ,紫椴根系生长受落叶松种间竞争影响不显著 ;地上茎、叶生长只在一定植距范围内受落叶松影响。紫椴与落叶松种间竞争是不同资源利用等级的两树种间的相互作用 ,以对称性地下竞争与落叶松“平等”地占有地下水分养分资源 ,从而受落叶松地下竞争较小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落叶松以非对称性竞争优先占有地上光照资源影响紫椴生长。
引用
收藏
页码:677 / 6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1] Plant succession: life history and competition. Huston MA, Smith TM. The American Naturalist . 1987
  • [2] 紫椴人工林竞争机制及生长动态模拟研究[D]. 王军邦.东北林业大学 2001
  • [3] ApplicationofcompetitionindexinassessingintraspecificandinterspecificspatialrelationsbetweenManchurianashanddahurianlarch. 王政权,吴巩胜,王军邦. 应用生态学报 . 2000
  • [4] Plant Strategies and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Plant Communities. Tilman 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1988
  • [5] 利用竞争指数评价水曲柳落叶松种内种间空间竞争关系
    王政权
    吴巩胜
    王军邦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5) : 641 - 645
  • [6] Asymmertriccompetitioninplantpopulation. Weiner,J. TrendsinEcologyandEvolution . 1990
  • [7] Thepopulationecologyresearchofamurlinden. 聂绍荃,关文彬,杨国亭,石福臣. 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Press . 1992
  • [8] Advancesintheresearchof[fine]rootbiomassinforestecosystems. 黄建辉,韩兴国,陈灵芝. 生态学报 . 1999
  • [9] Anoverallviewofpresentecology. 田溯宁. ChineseScienceandTechnologyPress . 1992
  • [10] Advancesofneighborhoodinterferenceamongwoodyplants. 张跃西,钟章成. 生态学杂志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