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硬化斑块环氧化物酶-2表达及其干预的实验研究

被引:7
作者
刘恒方
杨期东
苗旺
朱晓岩
黄晓松
机构
[1]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劲动脉疾病; 环氧化物酶-2; 通心络胶囊;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模型,动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环氧化物酶-2(COX-2)及Ⅰ型膜相关前列腺素E合成酶(mPGES-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其中8只为正常对照组(1组),另24只建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动物模型。将模型兔随机分为颈动脉狭窄无干预组(2组)、塞来昔布治疗组(3组)、通心络治疗组(4组),每组各8只。药物干预2周后取狭窄段颈动脉及对侧相应段的颈动脉,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印记(Westernblot)检测颈动脉斑块药物干预后COX-2及mPGES-1表达。结果2、3、4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斑块的COX-2mRNA、mPGES-1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水平,与1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4组较2组下调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较4组下调更显著(P<0.05)。结论通心络可能有益于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00 / 70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颈动脉狭窄动物模型制作的研究进展 [J].
刘恒方 ;
黄晓松 ;
刘尊敬 ;
杨期东 .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6, (01) :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