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抗衰老的理论研究与进展

被引:17
作者
单莎瑞
黄国志
机构
[1]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关键词
干细胞; 干细胞学术探讨; 抗衰老; 超氧化物歧化酶;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脐血干细胞; 血管内皮祖细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29 [人体组织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1 ;
摘要
背景:衰老是生物体必然的发展趋势,是一种复杂多变的过程。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机体会受到外界环境中各种物质、能量、信息的影响和作用,且组织和器官也会不可避免的发生损伤和功能衰退。随着医疗技术和生活水平提高,老龄化人口数量增加,伴随衰老,人体器官生理功能发生病变,如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增加。延缓衰老可能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从整体上提高机体功能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的生命质量。研究抗衰老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课题。目的:以衰老的学说研究、评定为引子,对目前干细胞与抗衰老的关系进行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865年1月至2012年4月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stemcells,Progenitorcells,totipotentstemcell,multipotentstemcell,anti-aging",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12年4月期间的相关文章78篇,检索词为"干细胞,抗衰老",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此外还手工查阅相关专著数部。共检索到文献152篇,最终纳入53篇。结果与结论: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可以提高机体抗自由基能力,能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如胰岛素生长因子1、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提升衰老机体各组织功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血干细胞、生殖干细胞已经在动物实验中被证实有抗衰老作用,脂肪来源干细胞已经在临床抗衰老中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347 / 43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脂肪来源干细胞与延缓衰老[J]. 高景恒,袁继龙,王洁晴,石杰,刘宣力.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1 (11)
[2]   中老年人衰老自评问卷的初步编制 [J].
胡寒春 ;
邓云龙 ;
范华 ;
聂华林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10, (01) :18-20
[3]   异体脂肪源干细胞移植对大鼠的抗衰老作用 [J].
杨春 ;
李东飞 ;
戴景兴 ;
杨会营 ;
余美春 ;
陶晖 ;
余磊 ;
原林 .
解剖学报, 2010, 41 (01) :87-92
[4]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其应对策略 [J].
张建 ;
华琦 .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09, 3 (03) :135-136-137
[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回输对大鼠肾脏衰老的影响 [J].
李艳菊 ;
胡亮杉 ;
郭坤元 .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9, (03)
[6]   人脐血间质干细胞静脉输注对60Coγ射线照射小鼠脾脏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J].
罗利民 ;
布林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 13 (01) :145-148
[7]   脂肪干细胞及其在脂肪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J].
李春明 ;
刘毅 .
中国美容医学, 2006, (04) :466-468
[8]  
Differentiation of Constitutional Isomer of 2,2a,3,4-Tetrahydro- 4-methyl-2a-phenyl-2-(thiophen-2-yl)-1H-azeto[2,1-d][1,5] benzothiazepin-1-one-5-oxide and Fragmentations of 2,3-Dihydro- 2,4-diphenyl-1,5-benzothiazepine-1-oxide/-1,1-dioxide[J]. XU Jia-xi~** , ZUO Gang and LIANG Bo Key Laboratory of Bioorganic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Engineering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Chemical Biology,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Engineering,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P. R. China.
[9]  
干细胞研究的问题与对策[J]. 张刚庆,方驰华.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3(12)
[10]   我国造血干细胞基础研究的新进展兼论干细胞可塑性(英文) [J].
唐佩弦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3, (0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