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田块尺度的小麦产量差及生产限制因素解析

被引:18
作者
刘建刚
王宏
石全红
陶婷婷
陈阜
褚庆全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关键词
小麦; 产量差; 产量限制因素; 吴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了解析产量差的产生机制和冬小麦生产的限制因子,提出科学的缩减产量差的途径,本研究通过农户调查的方法对吴桥县不同田块的产量差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不同田块之间的产量差异明显,高产田块和低产田块之间的产量差距达3 375kg/hm2,与平均产量的差距为1 754kg/hm2,中低产田块具有较大的产量提升空间。通过对调查因素的分析,阐述了田块尺度产量差限制因素的影响作用,土壤肥力、肥料投入、土壤耕作、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可控因素是田块产量差的重要限制因素。在冬小麦的生产投入构成中,肥料投入所占比例最大,并且不同收益的农户之间肥料投入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而机械、农药、种子和灌溉等方面的投入差异不大。在投入达到一定水平后,随着投入继续增大,报酬递减,农户的投入与产出间的关系为:当冬小麦投入水平为4 102.5元/hm2,产投比达到最大值4.02。平衡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是实现少投入高收益的根本途径,提高栽培耕作技术的到位率是缩减田块尺度产量差的重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产量差及分布特征研究 [J].
石全红 ;
刘建刚 ;
陈阜 ;
褚庆全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2, 17 (01) :33-39
[2]   玉米生产限制因素评估与技术优先序 [J].
王崇桃 ;
李少昆 .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06) :1136-1146
[3]   作物产量差研究与展望 [J].
王纯枝 ;
李良涛 ;
陈健 ;
刘明强 ;
宇振荣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17 (06) :1283-1287
[4]   作物产量差研究进展 [J].
陈健 ;
李良涛 ;
宇振荣 .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 (12) :418-423
[5]   冬小麦节水省肥高产简化栽培理论与技术 [J].
王志敏 ;
王璞 ;
李绪厚 ;
李建民 ;
鲁来清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6, (05) :38-44
[6]   冀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生产主要限制因素分析 [J].
夏爱萍 ;
梁卫理 ;
吕红毡 ;
秦凤书 ;
杨振旗 ;
吕玉海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9) :123-126
[7]   基于遥感和作物生长模型的作物产量差估测 [J].
王纯枝 ;
宇振荣 ;
辛景峰 ;
Driessen P.M ;
刘云慧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7) :84-89
[8]   采用参与式方法评估中国玉米研究的优先序 [J].
胡瑞法 ;
MengErikaCH ;
张世煌 ;
石晓华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4, (06) :781-787
[9]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潜力与增产前景 [J].
林毅夫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1995, (03) :4-7
[10]  
Crop Yield Gaps: Their Importance, Magnitudes, and Causes[J] . David B. Lobell,Kenneth G. Cassman,Christopher B. Field.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