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植被下垫面近地层大气动力状态与动力学粗糙度长度的相互作用及其参数化关系
被引:15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曾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2] 甘肃省气象局
[3]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4] 北京市气象台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植被下垫面;
大气动力状态;
动力学粗糙度;
相互作用;
参数化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3 [大气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常人们将表面动力学粗糙度长度看作常数,但在植被下垫面由于表面粗糙元与近地层大气动力状态的耦合作用,动力学粗糙度长度具有显著的动态变化性.本文利用中国北方协同观测试验中森林、农田和草地等不同植被类型下垫面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动力学粗糙度长度随风速和摩擦速度的分布特征,给出了不同植被类型下垫面动力学粗糙度长度与风速u和动力学综合变量u2/u*的拟合关系式.研究发现:植被下垫面动力学粗糙度长度的动态变化与近地面层大气动力状态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动力学粗糙度长度与u和u2/u*的拟合关系不仅与植株高度等植被的粗糙特征有关,而且还受植株柔软性等动力响应特性影响.由于近地层大气动力状态能同时改变植被粗糙特征和气流运动特征,所以动力学粗糙度长度虽然随风速的增加而减小,但随摩擦速度的变化则比较复杂,明显依赖植被类型.在植株较高的森林和玉米农田下垫面动力学粗糙度长度与风速的相关性比较好,但在植株比较低矮的自然草地下垫面则相关性较差.不过,研究的3种植被类型下垫面动力学粗糙度长度与u2/u*的相关性均比较好,而且试验拟合系数基本反映了不同类型植被的植株高度和柔软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47 / 65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中国北方不同气候区晴天陆面过程区域特征差异[J]. 大气科学 , 2011, (03) : 483 - 494曾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不详张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不详 不详王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
- [2] 干旱区陆面过程和大气边界层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11) : 1185 - 119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宏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李岩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 [3] 黄土高原陆面过程试验研究(LOPEX)有关科学问题[J].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4) : 363 - 371张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兰州中心气象台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胡向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王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兰州中心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刘宏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润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兰州中心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 [4] 关于黄土高原陆面过程及其观测试验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2) : 167 - 173张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王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 [5] 几种不同下垫面地表粗糙度动态变化及其对通量机理模型模拟的影响[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S1) : 244 - 25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允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试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试验室关德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试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试验(NWC-ALIEX)及其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4) : 427 - 441张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卫国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曹晓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侯旭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吕世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韦志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聂彦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高洪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高红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阎宇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 [7] 城市表面粗糙度长度的确定[J]. 高原气象, 2003, (01) : 24 - 32张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吕世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 [8] 粗糙度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 中国沙漠, 1997, (01) : 101 - 104李振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陈广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
- [9] 一种确定地表粗糙度的独立方法[J]. 大气科学, 1993, (01) : 21 - 26陈家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王介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光田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 [10] The effect of stratification on the aerodynamic roughness length and displacement height[J]. 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 2008, 129 (02) : 179 - 190Zilitinkevich, S. S.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Finnish Meteorol Inst, Dept Meterol Res, FIN-00101 Helsinki, Finland Univ Helsinki, Div Atmospher Sci, FIN-00014 Helsinki, Finland Nansen Environm & Remote Sensing Ctr, N-5006 Bergen, Norway Finnish Meteorol Inst, Dept Meterol Res, FIN-00101 Helsinki, Finland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Baklanov, A. A.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Danish Meteorol Inst, DK-2100 Copenhagen, Denmark Finnish Meteorol Inst, Dept Meterol Res, FIN-00101 Helsinki, FinlandJoffre, S. M.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Finnish Meteorol Inst, Dept Meterol Res, FIN-00101 Helsinki, Finland Finnish Meteorol Inst, Dept Meterol Res, FIN-00101 Helsinki, Fin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