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紫癜236例临床分析

被引:141
作者
方湘玲 [1 ]
易著文 [2 ]
党西强 [2 ]
何小解 [2 ]
何庆南 [2 ]
吴小川 [2 ]
莫双红 [2 ]
机构
[1] 广东省深圳市儿童医院内科
[2]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小儿肾脏病研究室
关键词
儿童; 过敏性紫癜; 危险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5 [小儿血液及淋巴系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了解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肾脏受累因素。方法总结2000年1月~2004年3月236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对HSP发生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肾脏受累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发病年龄在7~13岁者占78.40%,平均年龄(9.0±2.8)岁,最小年龄1岁8个月;9月~次年3月发病率占全年发病的84.32%;感染仍是主要诱因(35.59%);胃肠症状首发时36.54%发生误诊。②紫癜遍及全身,以双下肢最多见(99.15%),58.47%反复出现,72.03%紫癜于1个月内消退;胃肠道及关节症状发生率分别是60.59%和47.88%。③55.51%出现肾脏损害,95.42%发生在起病3个月以内,临床上以肾病综合征最常见(41.22%),病理改变Ⅲ级以上者占70.26%,4.05%表现为毛细血管内增生型,急性期无肾功能不全。④发病年龄≥10岁,反复性紫癜超过1个月在肾脏易感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儿童HSPN急性期肾衰竭少见,但肾脏病理改变相对严重;起病年龄>10岁、紫癜反复超过1个月是HSP易发生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肾外症状的严重性并非危险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毛细血管内增生型紫癜性肾炎1例及诊治体会 [J].
张芳芳 ;
霍延红 .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3, (03) :268-272
[2]   小儿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诊断及治疗 [J].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 ;
姚勇 ;
杨霁云 ;
陈述枚 ;
丁洁 .
中华儿科杂志, 2001, (12) :45-48
[3]   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临床相关因素探讨附视频 [J].
甘波 ;
李献珍 ;
曾明辉 .
中华肾脏病杂志, 1999, (01) :50-50
[4]   过敏性紫癜急性期患儿血浆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定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J].
肖绪武 ;
程佩萱 .
中华儿科杂志, 1997, (03) :45-46
[5]  
吴瑞萍等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