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绿洲不同下垫面辐射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31
作者
陈世强
文莉娟
吕世华
奥银焕
张宇
机构
[1]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辐射收支; 金塔绿洲; 沙漠; 戈壁;
D O I
10.19912/j.0254-0096.2006.07.017
中图分类号
TK511 [太阳能];
学科分类号
080703 ;
摘要
利用2005年在甘肃省金塔绿洲开展的“绿洲系统能量与水分循环过程观测试验”所取得的资料,系统的分析了夏季晴天金塔地区不同下垫面的辐射收支特征,结果表明:地表反照率呈“U”型分布,戈壁的最大,日平均为0.23,依次为沙漠点0.2、绿洲点0.19、临近沙漠的绿洲点0.18。4个观测站的太阳总辐射基本相近,在观测期内未出现超太阳常数的现象。向下和反射的短波辐射具有相同的日变化规律。4站大气逆辐射全天约在300~400W/m2之间。绿洲的地面向上的长波辐射强度小,日变化也不明显,白天略大于夜间;戈壁和沙漠的向上长波辐射强度较大,日变化较明显,其峰值远大于绿洲和临近沙漠的绿洲上的。绿州地表放射的净长波辐射与短波吸收辐射之比分别为25%和33%,远小于沙漠和戈壁地区的比值57%、60%,仅为沙漠和戈壁地区的比值的50%左右。在辐射平衡中地表长波贡献最大,大气逆辐射次之,总辐射第三,净辐射第四,反射辐射最小。绿洲上的净辐射可达总辐射的一半以上,而戈壁和沙漠上则仅略大于30%。
引用
收藏
页码:713 / 7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地球表层辐射研究.[M].左大康等著;.科学出版社.1991,
[2]  
基于RS与引GIS方法的金塔绿洲景观动态变化分析.[A].马明国;程国栋;.第十三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2001,
[3]   陇中黄土高原夏季地表辐射特征分析 [J].
杨兴国 ;
马鹏里 ;
王润元 ;
杨启国 ;
刘宏谊 .
中国沙漠, 2005, (01) :57-64
[4]   干旱地区不同下垫面的辐射收支 [J].
季国良 ;
候旭宏 ;
吕兰芝 ;
李韧 .
太阳能学报, 2004, (01) :37-40
[5]   黑河地区绿州和沙漠地面辐射收支的若干特征 [J].
季国良 ;
马晓燕 ;
邹基玲 ;
吕兰芝 .
干旱气象, 2003, (03) :29-33
[6]   藏北高原典型草甸下垫面与HEIFE沙漠区辐射平衡气候学特征对比分析 [J].
钱泽雨 ;
胡泽勇 ;
杜萍 ;
马耀明 ;
石川裕彦 .
太阳能学报, 2003, (04) :453-460
[7]   敦煌地区荒漠戈壁地表热量和辐射平衡特征的研究 [J].
张强 ;
曹晓彦 .
大气科学, 2003, (02) :245-254
[8]   敦煌绿洲夏季典型晴天地表辐射和能量平衡及小气候特征 [J].
张强 ;
周毅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6) :717-723
[9]   1998年夏季青藏高原辐射平衡分量特征 [J].
卞林根 ;
陆龙骅 ;
逯昌贵 ;
陈彦杰 ;
高志球 ;
刘辉志 ;
张宏升 ;
陈家宜 .
大气科学, 2001, (05) :577-588
[10]   开展干旱环境动力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J].
胡隐樵 ;
张强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1) :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