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制度融合:以权益为中心的理论考察

被引:2
作者
李激汉
机构
[1] 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经济法; 权益; 执行; 融合;
D O I
10.16152/j.cnki.xdxbsk.2014.03.020
中图分类号
D912.29 [经济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经济法由权益制度和执行制度构成,两者在内部形成目的与手段的融合。其中,权益制度应处于中心地位,是执行制度的目的之所在。权益制度对公益立场的选择,可为政府与市场边界的划分奠定法律基础,而执行制度在执行方式上不断实现组合和创新。通过对两种制度相互融合的方式和表现形式的深入分析,可以解释经济法"公私法结合"的独特法律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宪法与经济法关系的“经济性”分析 [J].
张守文 .
法学论坛, 2013, 28 (03) :5-11
[2]   结构分析:研究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新方法 [J].
李激汉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2, 28 (01) :5-10
[3]   经济法制度选择溯源 [J].
李激汉 .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11, 26 (02) :91-97
[4]   论经济法主体 [J].
李友根 .
当代法学, 2004, (01) :68-75
[5]   论经济法的法益目标 [J].
王保树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05) :61-66
[6]   论民事客体 [J].
李锡鹤 .
法学, 1998, (02) :36-38
[7]   竞争性市场与价格改革 [J].
吴敬琏 ;
刘吉瑞 .
浙江学刊, 1988, (05) :11-18
[8]  
政府采购与规制中的激励理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法)让-雅克·拉丰(Jean-JacquesLaffont),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