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copath模型的长江口及毗邻水域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研究

被引:34
作者
林群 [1 ,2 ]
金显仕 [1 ]
郭学武 [1 ]
张波 [1 ]
机构
[1] 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2]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关键词
长江口及毗邻水域; 生态能量通道模型; 生态系统结构; 能量流动;
D O I
10.15928/j.1674-3075.2009.02.003
中图分类号
Q178 [水生生物生态学和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4 ;
摘要
根据2000年和2006年秋季长江口及毗邻水域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数据,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软件,构建2个时期的长江口及毗邻水域生态能量通道模型,比较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前后长江口及毗邻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特征。模型包含鱼类、虾类、蟹类、头足类、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底栖动物、碎屑等17个功能群,基本覆盖了能量流动的途径。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秋季长江口及毗邻水域生态系统的总生物量、系统总流量比2000年秋季有所下降,碎屑链的重要性略有降低;由于低营养级层次渔获物数量的增加,渔获物平均营养级有所下降。2个时期长江口及毗邻水域生态系统的再循环率较低,仍有较高的剩余生产量有待利用,均处于不成熟的发育期。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高营养层次生物群落功能群及其变化[J]. 张波,金显仕,唐启升.应用生态学报. 2009(02)
[2]   东海高营养层次鱼类功能群及其主要种类 [J].
张波 ;
唐启升 ;
金显仕 .
中国水产科学, 2007, (06) :939-949
[3]   三峡库区蓄水期长江口底栖生物数量动态分析 [J].
吴耀泉 .
海洋环境科学, 2007, (02) :138-141
[4]   南海北部大陆架海洋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的应用与分析 [J].
刘玉 ;
姜涛 ;
王晓红 ;
段丽杰 ;
李适宇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123-127
[5]   北部湾生态通道模型的构建 [J].
陈作志 ;
邱永松 ;
贾晓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6) :1107-1111
[6]   三峡工程蓄水前后秋季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初探 [J].
单秀娟 ;
线薇薇 ;
武云飞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6) :58-62
[7]   大亚湾海域生态系统模型研究I:能量流动模型初探 [J].
王雪辉 ;
杜飞雁 ;
邱永松 ;
李纯厚 ;
黄洪辉 ;
孙典荣 ;
贾晓平 .
南方水产, 2005, (03) :1-8
[8]   三峡水库蓄水前长江口生态与环境 [J].
线薇薇 ;
刘瑞玉 ;
罗秉征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2) :119-123
[9]   三江平原毛果苔草湿地能量流动过程分析 [J].
何池全 .
生态学报, 2002, (08) :1350-1353
[10]   渤海生态通道模型初探(英文) [J].
仝龄 ;
唐启升 ;
DanielPauly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3) :43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