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实名制”与虚拟社区的“治理”

被引:11
作者
曾凡斌
机构
[1]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 匿名; 实名; 虚拟社区; 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近几年来,互联网在舆论动员及组织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管理者制定实名制试图管理和引导网上舆论,但虚拟社区并不“虚无”,而是“现实”的,虚拟社区是现实社区在网络世界的延伸与发展,“匿名”并非就一定不无可取,“实名”也不一定就是灵丹妙药,要摈弃传统的统治思维,引入“治理”新概念,以适合互联网本身的特性,追求网民的协商与认同,以真正达到善治。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和协商民主的兴起 [J].
陈剩勇 ;
杜洁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3) :5-12
[2]   存在于虚无:虚拟社区的社会实在性辨析 [J].
杜骏飞 .
现代传播, 2004, (01) :73-77
[3]   互联网与虚拟社区 [J].
刘瑛 ;
杨伯溆 .
社会学研究, 2003, (05) :1-7
[4]   认同之舞:虚拟社区里的人际交流 [J].
杜骏飞 ;
巢乃鹏 .
新闻大学, 2003, (02) :51-54
[5]   社区治理与公民社会的发育 [J].
陈伟东 ;
李雪萍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01) :27-33
[6]   全球治理引论 [J].
俞可平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2, (01) :20-32
[7]  
社群主义[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俞可平著, 1998
[8]  
社会学概论[M]. 天津人民出版社 , 《社会学概论》编写组编, 1984
[9]  
传播学概论[M]. 新华出版社[美]施拉姆(W·Schramm),波特(W·E·Porter) 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