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草原带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

被引:29
作者
刘永江
刘新民
郭砺
阿拉坦其其格
机构
[1] 内蒙古教育学院生物系
[2] 内蒙古大学生物系
[3]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民族中学
关键词
内蒙古草原;土壤动物;生物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1 [动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传统通用的土壤动物的分离方法困惑着草原、荒漠、沙地土壤动物的研究,土壤动物分离盒的使用解决了漏沙、漏土的难题。大针茅草原、羊草草原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密度、生物量与分布特征在草原带具有代表性;不同类型的草原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密度、优势类群、生物量有各自的特异性。各优势类群,尤其鞘翅目昆虫、线蚓的动态变化可作为草场退化的生物指标;对17种拟步甲科昆虫在荒漠化草原、退化草原、典型草原中的分布进行了比较,认为也可作为草原退化的生物指标。天然与实验放牧条件下,随牧压加强土壤动物各综合多样性指数与牧压呈负关联,出现优势类群单调与多样性、均匀性、种的丰富度降低的趋势,但密度、生物量降低不明显。定量放牧(4~8只羊/hm2)与自然放牧(轻中牧压)对土壤动物的影响相似。火生态因子对表聚性及地表自由生活的土壤动物直接致死作用明显,间接影响线蚓及鞘翅类等土壤动物密度;火烧后膜翅类、鞘翅类恢复较快、螨类则较慢;小面积火烧后经竞争新空间约3年可形成新的动态平衡。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内蒙古草原地带不同生境土壤动物比较研究
    刘新民
    刘永江
    郭砺
    [J].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1) : 77 - 81
  • [2] 退化草原定量化放牧条件下土壤动物的比较研究
    刘新民
    刘永江
    乾德门
    郭砺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97, (03) : 81 - 89
  • [3] 火生态因子与土壤动物关系的研究
    刘永江,刘新民,乌宁,乾达木尼,陈晓峰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96, (04) : 67 - 73
  • [4] 布氏田鼠鼠害生态治理方法的设计及其应用
    钟文勤
    周庆强
    王广和
    孙崇潞
    周丕义
    刘文智
    贾永平
    [J]. 兽类学报, 1991, (03) : 204 - 212
  • [5] 内蒙古锡林河中游草原生态系统土壤昆虫研究报告
    刘永江
    由文辉
    陈志英
    何冬梅
    [J]. 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 1990, (Z1) : 123 - 131
  • [6] 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土壤动物初步调查
    赵晓霞
    寺田美奈子
    [J]. 生态学杂志, 1990, (01) : 56 - 58
  • [7] 锡林河中游草原生态系统中小型土壤动物与土壤有机质的关系
    何冬梅
    由文辉
    李喜和
    王建国
    宋兴安
    刘永江
    [J].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89, (04) : 350 - 358
  • [8] 高寒草甸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及昆虫群落的某些特性
    吴亚
    金翠霞
    [J]. 生态学报, 1982, (02) : 151 - 157
  • [9] 中国亚热带土壤动物[M]. 科学出版社 , 尹文英等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