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裸鲤繁殖群体线粒体基因组D-loop区序列多态性

被引:38
作者
陈大庆 [1 ]
张春霖 [2 ]
鲁成 [3 ]
张信 [1 ]
机构
[1] 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2] 西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3] 西南农业大学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线粒体基因组D-loop区; 遗传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PCR技术扩增青海湖3个不同地区(黑马河,布哈河,沙柳河)的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Kessler))线粒体D-loop基因片段,测定该基因片段1 005 bp序列。通过线粒体基因组D-loop区序列比较分析,对比3个不同地区的83尾青海湖裸鲤的遗传结构进行研究,共检测出多态性位点65个,其中有1个插入位点(b3,nt-569),2个缺失位点(s6和b37,nt-169、nt-170),多态性位点数62。3个群体内的多态性位点分别为黑马河51个、布哈河38个、沙柳河39个,平均核苷酸位点差异数分别为9.377、7.782和7.510。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遗传距离分别为黑马河群体与布哈河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最小(0.010 93),布哈河群体与沙柳河群体次之(0.014 23),黑马河群体与沙柳河群体的遗传平均距离最大(0.019 09)。3个群体间的遗传平均距离都在0.01以上,而且3个群体间总的遗传分化指数为0.019 26,基因流为12.73。UPGMA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中,沙柳河群体聚成一支,黑马河和布哈河群体混杂在一起,聚成一支。从序列差异的分析中得出,沙柳河群体与黑马河和布哈河群体的亲缘关系较远;黑马河和布哈河群体亲缘关系较近。以上数据还表明,青海湖裸鲤3个繁殖群体间具有较弱的遗传分化,洄游到同一河流里进行交配繁殖的群体内基因交流作用比较大,而洄游到不同河流进行繁殖的群体间的基因交流相对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800 / 80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青海湖裸鲤血清过氧化物酶多态性初步研究
    祁得林
    李军祥
    [J]. 淡水渔业, 2002, (05) : 57 - 58
  • [2] 青海湖裸鲤mtDNA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赵凯
    李军祥
    张亚平
    罗静
    李太平
    吴华
    田海宁
    [J]. 遗传, 2001, (05) : 445 - 448
  • [3] 青海湖裸鲤与草鱼群体遗传变异性比较
    赵凯
    [J]. 淡水渔业, 2001, (02) : 51 - 52
  • [4] 青海湖裸鲤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研究
    张武学,张才骏,李军祥
    [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94, (03) : 9 - 12
  • [5] 青海湖封湖3年对裸鲤种群结构的影响初探
    陈民琦
    林建国
    应百才
    [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 (01) : 50 - 56
  • [6] 青海湖裸鲤种群数量变动的初步分析
    张玉书
    陈瑗
    [J]. 水产学报, 1980, (02) : 157 - 177
  • [7] 分子群体遗传学与进化论[M]. 农业出版社[美]根井正利 著, 1983
  • [8] 青海湖地区的鱼类区系和青海湖裸鲤的生物学[M]. 科学出版社 , 青海省生物研究所 编, 1975
  • [9] The theory of genetic distance and evolution of human races[J] . Masatoshi Nei.The Japanese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 197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