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适温下腐胺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朱诚,黄涛,曾广文
机构
[1] 浙江农业大学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腐胺,水稻,次适温,种子萌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1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0.01—0.1mmol/L腐胺Putrescine(Put)浸种处理48h,可以促进水稻种子(加粒222)在次适温下(16±1℃)萌发,显著地提高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但在28℃时对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在次适温下(16±1℃),Put可以促进α-淀粉酶合成,提高α-淀粉酶活性。增加呼吸强度和ATP含量。但在28℃时,Put对种子内α-淀粉酶活性无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ut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与温度有关,在次适温下(16±1℃)可促进水稻种子(加粒222)萌发。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5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植物生理学实验手册.[M].薛应龙 主编;上海植物生理学会 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   油菜素内酯对水稻种子发芽及芽鞘生长的影响 [J].
周爱清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7, (05) :19-22
[3]   高等植物体内的多胺类物质 [J].
许煜泉 .
上海农学院学报, 1986, (02) :157-164+148
[4]   测定种子活力方法的探讨——V.ATP含量测定法 [J].
顾增辉 ;
徐本美 .
种子, 1983, (02)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