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楝叶解剖结构与抗旱性关系初步研究

被引:30
作者
廖声熙
刘娟
和菊
张燕平
赖永祺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云南昆明
关键词
印楝; 叶片; 解剖结构; 抗旱性;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2001.04.015
中图分类号
S718.47 [树木解剖学]; S792.33 [楝];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29 ; 0907 ;
摘要
对印楝叶解剖结构的观察和分析 ,研究发现印楝叶具旱生结构特征 :a)较厚的角质层 ;b)有大量贮水细胞 ;c)栅栏组织发达 ,初步具有双栅叶特征 ;d)叶组织细胞排列紧密 ,栅栏组织细胞密度大 ;e)维管系统发达 ,具维管束鞘的伸展区 ;f)表皮层较厚 ,气孔密集 ;g)含晶细胞分布广 ,数量多。从解剖学的角度证实印楝是一种抗旱植物 ,适宜于我国干热河谷地区生长
引用
收藏
页码:435 / 4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生物农药——印楝 [J].
廖声熙 .
生态经济, 2000, (12) :51-53
[2]   从旱生植物叶结构探讨其生态适应的多样性 [J].
王勋陵 ;
马骥 .
生态学报, 1999, (06) :787-792
[3]   树木抗旱性研究(综述) [J].
黄颜梅 ;
张健 ;
罗承德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1)
[4]   灰毛滨藜叶解剖结构与抗逆性研究 [J].
李广毅,高国雄,尹忠东 .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5, (01) :48-51
[5]   植物干旱生态生理的研究 [J].
汤章城 .
生态学报, 1983, (03) :196-204
[6]   我国荒漠不同生态类型植物的旱生结构 [J].
刘家琼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2, (04) :314-319+353
[7]   旱生植物的形态和结构 [J].
李正理 .
生物学通报, 1981, (04) :9-12
[8]   我国甘肃九种旱生植物同化枝的解剖观察 [J].
李正理 ;
李荣敖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1, (03) :18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