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伊通地堑岔路河断陷岩石学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

被引:3
作者
赵国泉
李永涛
田成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岩石教研室
[2] 胜利油田井下三公司孤东作业大队
关键词
岔路河断陷; 岩石学特征; 成岩作用; 粘土矿物; 成岩阶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伊通地堑在南北方向上形成莫里青断陷、伊丹凸起、鹿乡断陷及岔路河断陷。岔路河断陷地层自下向上为古近系的双阳组、奢岭组、永吉组、万昌组和齐家组。据岩石薄片观察 ,结合电镜扫描、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等综合研究 ,古近系主要为碎屑岩沉积 ,砂岩储层经历的主要成岩作用为 :机械压实作用、碎屑长石溶解、粘土矿物转化、胶结作用、溶解作用。自生粘土矿物在砂岩中以胶结物和交代物形式出现 ,主要是高岭石、伊利石、伊蒙混层、蒙皂石、绿泥石等 ,成岩作用明显受埋深控制。归纳出成岩阶段的划分 ,并划分为四个孔隙带 :原生孔隙带、混合型孔隙带、次生孔隙发育带和残余孔隙带
引用
收藏
页码:4 / 7+81 +8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泌阳凹陷安棚深层系成岩作用与成岩阶段划分 [J].
孙凤华 ;
陈祥 ;
王振平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24-27+37
[2]   苏北盆地溱潼凹北坡阜三段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J].
程晓玲 ;
朱建辉 ;
赵永强 ;
李海华 ;
朱宏发 ;
罗月明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2, (04) :339-344
[3]   伊通地堑——走滑断陷盆地的构造特征及演化 [J].
李献甫 ;
陈全茂 ;
张学海 ;
张春华 ;
张付生 ;
张振威 .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01) :19-24+30
[4]   塔里木盆地克孜勒苏群碎屑岩成岩作用研究 [J].
李昌存 ;
韩秀丽 .
石油实验地质, 1998, (02) :135-138
[5]   吐鲁番拗陷中上侏罗统储集层成岩作用研究 [J].
刘林玉 .
石油实验地质, 1997, (02) :173-178
[6]   伊舒地堑下第三系沉积体系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J].
周永胜 ;
王东坡 ;
匡立春 ;
张维亮 ;
韩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5, (01) :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