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盆地煤层气井压裂影响因素分析及工艺优化

被引:8
作者
刘会虎 [1 ]
桑树勋 [2 ]
李梦溪 [3 ]
刘世奇 [2 ]
徐宏杰 [1 ]
赵志根 [1 ]
谢焰 [1 ]
机构
[1]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沁水盆地; 煤层气井; 压裂影响因素; 参数优化;
D O I
10.13199/j.cnki.cst.2013.11.005
中图分类号
TE377 [气田提高采收率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科学优化煤层气井压裂工艺,以沁水盆地南部为例,依据工程数据和裂缝监测数据,探讨了影响煤层气井压裂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以保证煤层气井压裂效果为前提且兼顾煤层地应力分布的压裂工艺优化方案。研究表明:压裂裂缝主缝长与煤层地应力的分布呈明显负相关;地应力的高低与压裂液量、施工泵压呈正相关,与砂比呈负相关;压裂设计时,压裂施工参数宜在优化区间内取值压裂效果较佳,在不同应力分布区应适当调整压裂液量、砂比类参数、注砂量和施工泵压。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压裂失败原因分析 [J].
刘世奇 ;
桑树勋 ;
李仰民 ;
李梦溪 ;
刘会虎 ;
张建国 .
煤炭科学技术, 2012, 40 (06) :108-112
[2]  
煤层气井压裂注入工艺及其效果评价[J]. 戴林,范虎,胡文庭,李娟,胡小冬.吐哈油气. 2011 (04)
[3]   煤层气压裂技术研究 [J].
刘光耀 ;
赵涵 ;
王博 ;
石美 ;
陈晓丽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13 (04) :85-86+103
[4]   煤层气垂直井压裂优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焦中华 ;
倪小明 .
煤炭科学技术, 2011, 39 (07) :79-82
[5]   沁水盆地南部高阶煤储层垂直压裂缝导流能力分析 [J].
时伟 ;
桑树勋 ;
周效志 ;
黄华州 ;
刘会虎 ;
徐宏杰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1, 39 (03) :19-23+28
[6]   煤层气井压裂伤害机理及低伤害压裂液研究 [J].
陶涛 ;
林鑫 ;
方绪祥 ;
曹成 ;
张天林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13 (02) :21-23
[7]   沁水盆地煤岩力学特征及其压裂裂缝的控制 [J].
冯晴 ;
吴财芳 ;
雷波 .
煤炭科学技术, 2011, 39 (03) :100-103
[8]   煤层气开发压裂技术在沁水煤田的实践与应用 [J].
侯景龙 ;
刘志东 ;
刘建中 .
中国工程科学, 2011, 13 (01) :89-92
[9]   地应力对煤层气井水力压裂裂缝发育的影响 [J].
唐书恒 ;
朱宝存 ;
颜志丰 .
煤炭学报, 2011, 36 (01) :65-69
[10]   煤层气井压裂效果评价方法 [J].
王玉海 ;
王庆红 ;
闫桂芳 ;
谢雯晴 ;
安永香 ;
王丽军 .
油气井测试, 2010, 19 (05) :44-4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