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特征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探讨

被引:16
作者
蒋健
何淼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内科,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内科上海,上海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临床特征; 中西医结合疗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5.2 [肝硬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rimarybiliarycirrhosis,PBC)的临床特征与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 方法 以 16例PBC患者为观察对象 ,采用熊去氧胆酸 (13~ 15mg·kg- 1·d- 1)和中药“止痒方”、“软坚散”、“消黄散”等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  (1)患者女与男比例为 15:1,中位年龄 52 .5岁。AMA M 2阳性者 14例 (87.5% )。所有病例胆道酶水平异常升高 ,ESR增快 ;CHOL、IgM异常率较高 (均 62 .5% )。约半数有乏力、皮肤瘙痒、关节疼痛、黄疸、脾肿大等表现 ,并伴有至少 1项、最多 4项合并症。 (2 )经中西医结合治疗 3个月 ,ALP、GGT及Glb即大幅下降 ,治疗 12个月后有显著性意义的降低 (P<0 .0 5)。TBIL、CHOL亦呈渐降趋势。同时上述诸症状、体征有不同程度减轻。结论 PBC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但有特征可循。熊去氧胆酸是有效的治疗药物 ,中药治疗对改善症状和体征可以发挥独特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重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J].
姚光弼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2, (05) :6-7
[2]   抗线粒体抗体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特征 [J].
张福奎 ;
贾继东 ;
钱林学 ;
王宇 ;
崔焱 ;
欧晓娟 ;
尹珊珊 ;
马红 ;
王宝恩 .
肝脏, 2002, (03) :150-152
[3]   结合型N-乙酰葡萄糖胺的产生与作用 [J].
蒋健 ;
张玉喜 .
肝脏, 2002, (02) :114-115
[4]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J].
张烜 ;
林进 ;
唐福林 ;
李永哲 .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01, (02) :98-101
[5]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疗研究进展 [J].
井上恭一 .
日本医学介绍, 1997, (10)
[6]  
肝脏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梁扩寰 主编, 1995
[7]  
Autoimmune cholangitis: A variant of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J] . Zachary D. Goodman,Peter R. McNally,Dirk R. Davis,Kamal G. Ishak.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 . 1995 (6)
[8]  
Molecular aspects of membrane stabilization by ursodeoxycholate. Guldutana S, Zimmer G, Imhof M, et al. Gastroenterology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