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区土地覆盖与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30
作者
吴春花 [1 ]
杜培军 [1 ,2 ]
谭琨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系
关键词
煤矿区; 土地覆盖变化; 景观格局; 遥感;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2.06.001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徐州市西矿区2000,2005和2010年Landsat TM/ETM+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在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支持下,采用土地覆盖/土地利用和景观生态学原理,对遥感影像进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土地覆盖变化分析和景观格局变化分析,探讨了煤炭开采对矿区土地覆盖变化和景观格局演变的规律。结果表明,近10 a来耕地始终占据矿区土地覆盖的主导类型,其次为建设用地,因此两者之间以及与其他类型的转化成为矿区土地覆盖变化的主要部分。未利用土地的土地覆盖变化幅度和年变化率最大,成为矿区土地覆盖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的面积先减少后增加,耕地和水体的面积先增加后减少,水体面积的增加主要是由于采矿造成地面塌陷导致积水的形成,林地面积前期变化极小,后期增加。2000—2010年间,矿区景观类型中的建设用地、耕地以及未利用土地经历了一个由大破碎度到小破碎度、再由小破碎度到大破碎度的过程,矿区内各景观的聚集度在2005年达到最高,多样性指数呈增加趋势,矿区生态系统正朝着多样性、均匀化的方向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026 / 103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黑龙江乌裕尔河流域土地利用及景观变化分析 [J].
刘鸿雁 ;
赵雨森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0, (02) :94-99
[2]   基于SPOT卫星NDVI数据的神东矿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分析 [J].
吴立新 ;
马保东 ;
刘善军 .
煤炭学报, 2009, 34 (09) :1217-1222
[3]   煤矿塌陷水域水环境现状分析及综合利用——以淮南矿区潘一煤矿塌陷水域为例 [J].
徐良骥 ;
严家平 ;
高永梅 .
煤炭学报, 2009, 34 (07) :933-937
[4]   基于RS和GIS技术的露天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J].
毕如田 ;
白中科 ;
李华 ;
李卫祥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24 (12) :201-204
[5]   陕西子午岭生态因素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J].
李国庆 ;
王孝安 ;
郭华 ;
朱志红 .
生态学报, 2008, (06) :2463-2471
[6]   徐州煤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J].
胡召玲 ;
杜培军 ;
赵昕 .
地理学报, 2007, (11) :1204-1214
[7]   基于RS和GIS的西双版纳土地覆被动态变化 [J].
李红梅 ;
马友鑫 ;
郭宗峰 ;
刘文俊 .
山地学报, 2007, (03) :280-289
[8]   徐州煤矿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变分析 [J].
卞正富 ;
张燕平 .
地理学报, 2006, (04) :349-358
[9]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J].
万荣荣 ;
杨桂山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3) :475-480
[10]   基于遥感图像的煤矿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J].
胡振琪 ;
谢宏全 .
煤炭学报, 2005, (01) :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