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诗的对偶看汉语的词类和语法

被引:20
作者
沈家煊 [1 ,2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3] 不详
[4] 江苏省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
[5] 不详
关键词
唐诗; 对偶; 词类; 大名词; 大语法;
D O I
10.16027/j.cnki.cn31-2043/h.2016.03.001
中图分类号
H141 [古代语法(文言语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从唐诗的对偶来反思我们对汉语词类和汉语语法的认识偏差。只有摆脱印欧语语法观念的束缚,重新认识汉语里名词和动词的关系,承认"名词"是包含动词形容词在内的"大名词",才能对唐诗里的词性对偶作出简洁而自洽的解释。唐诗的对偶不仅佐证汉语的名词是"大名词",而且使我们认识到,汉语的"语法"是个"大语法",它同时是"语义语法"、"语用语法"、"声韵语法",不是印欧语那种单纯的"语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零句”和“流水句”——为赵元任先生诞辰120周年而作 [J].
沈家煊 .
中国语文, 2012, (05) :403-415+479
[4]  
汉语现象论丛[M]. 中华书局 , 启功著, 1997
[5]  
诗词读写丛话[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张中行著, 1992
[6]  
唐诗语言研究[M]. 中州古籍出版社 , 蒋绍愚著, 1990
[7]  
语法讲义[M]. 商务印书馆 , 朱德熙, 1982
[8]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 商务印书馆 , 吕叔湘 著, 1979
[9]  
汉语口语语法[M]. 商务印书馆 , 吕叔湘译,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