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种质资源在我国玉米育种中的利用

被引:15
作者
叶雨盛
宇文强
戴保威
马传新
田兴文
机构
[1] 贵州大学农学院
[2] 贵州省六枝特区种子公司
关键词
玉米; 种质资源; 杂种优势群; 资源利用;
D O I
10.15958/j.cnki.sdnyswxb.2005.05.014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回顾我国地方玉米种质资源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地方玉米种质资源在我国玉米育种中的作用,指出利用地方玉米种质资源可以拓宽温带种质的玉米遗传基础,构建新的杂种优势模式,产生出超强优势的杂交玉米新组合,提出了地方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途径及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黑龙江省玉米地方种质资源的筛选分析利用研究 [J].
魏国才 ;
南元涛 ;
唐跃文 ;
姜军 ;
杨滨山 ;
刘宝海 .
玉米科学, 2001, (03) :32-33
[2]   20世纪中国玉米品种改良的历程和成就 [J].
佟屏亚 .
中国科技史料, 2001, (02) :18-32
[3]   对我国玉米生产发展几个问题的认识 [J].
赵克明 .
山西农业科学, 2004, (01) :9-12
[4]   中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成就 [J].
佟屏亚 .
中国种业, 2001, (03) :7-8
[5]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利用研究进展 [J].
刘治先 ;
张发军 ;
孟昭东 ;
韩静 ;
郭庆法 ;
汪黎明 ;
巩东营 .
山东农业科学, 2000, (04) :49-51
[6]   常规育种条件下玉米种质扩增的途径 [J].
扈光辉 ;
贺雨丰 .
杂粮作物, 2004, (01) :1-5
[7]   玉米种质资源创新的途径 [J].
扈光辉 .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4, (02) :35-38
[8]  
中国玉米科技史[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佟屏亚编著, 2000
[9]   浅谈我国玉米杂交种种质来源及其利用途径 [J].
任转滩 ;
马毅 ;
李合新 ;
李汉忠 ;
不详 .
玉米科学 , 2004, (02) :30-33
[10]   新形势下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张亚龙 .
农业与技术, 2004, (04) :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