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镇凹陷大王北地区调节构造分析

被引:10
作者
熊伟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关键词
调节构造; 断鼻构造; 油气成藏; 大王北地区;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5.06.007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车镇凹陷大王北地区油气十分富集,复杂的地质结构和构造演化过程导致了该区圈闭类型十分丰富。通过对大王北地区构造的几何形态和演化特征分析,认为该区东部和西部的鼻状构造是埕南边界断层分段差异活动与大1断层活动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对向并行型调节构造。综合研究表明,调节构造一般发育在沉积中心转移部位,圈闭类型丰富,油气成藏条件良好,虽然目前研究程度较低,但仍具有极大的勘探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5+83 +8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东营凹陷胜利村背斜成因新认识 [J].
郝雪峰 ;
熊伟 ;
卓勤功 ;
张德武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06) :12-14+17
[2]   临清坳陷东部新生代盆地变换构造分析及与油气关系 [J].
周章保 ;
汪新文 ;
陶国强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2, (04) :91-98
[3]   隐蔽油气藏的勘探 [J].
费宝生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6) :29-32+3
[4]   济阳坳陷陡坡带断裂控砂模式 [J].
肖焕钦 ;
王宝言 ;
陈宝宁 ;
孟宪波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5) :20-22+4
[5]   临邑洼陷圈闭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 [J].
何瑞武 ;
付金华 ;
杜玉民 ;
郭安福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2, (02) :101-104+140
[6]   伸展地区变换构造研究进展 [J].
刘剑平 ;
汪新文 ;
周章保 ;
陶国强 ;
文绵良 .
地质科技情报, 2000, (03) :27-32
[7]   调节带和转换带及其在伸展区的分段作用 [J].
赵红格 ;
刘池阳 ;
杨明慧 ;
王定一 .
世界地质, 2000, (02) :105-111
[8]   斜向滑动与走滑转换构造 [J].
宋鸿林 .
地质科技情报, 1996, (04) :36-41
[9]   伸展盆地转换带分析──以松辽盆地北部为例 [J].
刘德来,王伟,马莉 .
地质科技情报, 1994, (02) :5-9
[10]   裂谷盆地转换构造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胡望水 .
国外油气勘探, 1994, 6 (02) :145-154